1.形容孝顺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2.扬名的相关词语

3.显的四字词语开头

4.孝经原文及译文解释

5.为什么供养了僧人还得感谢他

形容孝顺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显亲扬名孝之终-显亲扬名 释义

形容孝顺的四字成语:爱老慈幼、寸草春晖、恩逾慈母、祝哽祝噎、顾复之恩、甘馨之费、陟岵陟屺、恩重如山、藉草枕块、显亲扬名。

1、爱老慈幼

拼音:ài lǎo cí yòu?

解释:慈:慈爱。 爱护老人与儿童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怜贱,爱老慈幼之恩,莫不悲号痛哭。”

2、寸草春晖

拼音:cùn cǎo chūn huī

解释: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

出自:唐·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恩逾慈母

拼音:ēn yú cí mǔ

解释:逾:超过。 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出自:唐·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逾慈母。”

4、祝哽祝噎

拼音:zhù gěng zhù yē

解释: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 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出自:汉·贾山《至言》:“然而养三老于太学,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祝噎在前,祝哽在后。”

5、顾复之恩

拼音:gù fù zhī ēn

解释:顾:回头看;复:反复。比喻父母养育的恩德。

出自:《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6、甘馨之费

拼音:gān xīn zhī fèi?

解释:指供养双亲的费用。

出自:《谢官状》。

7、陟岵陟屺

拼音:zhì hù zhì qǐ

解释:陟:登、升;岵:有草木的山;屺:无草木的山。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

出自:《诗经·魏风·陟岵》:“陟彼枯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8、恩重如山

拼音:ēn zhòng rú shān

解释: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出自:宋·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拔茅以征;冒处清流之末;及瓜以往;曾无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9、藉草枕块

拼音:jiè cǎo zhěn kuài

解释:藉:垫衬。古时居父母之丧,坐卧在草垫上,枕着土块。形容悲痛欲绝。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四回:“贾珍贾蓉此时为礼法所拘,不免在灵旁藉草枕块,恨苦居丧。”

10、显亲扬名

拼音:xiǎn qīn yáng míng

解释:显:显赫;亲:父母;扬:传扬。指使双亲显耀,名声传扬。

出自:《孝经·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扬名的相关词语

扬名后世:名声传扬到后世。

扬名四海:扬名是传播名声。“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以“四海”代指全国各处;也指世界各地。指名声传遍各地。

扬名显亲:扬指传扬;显指显赫;亲指父母。指使双亲显耀,名声传扬。

扬名显姓:名声传扬,姓字显耀。

显亲扬名:指使双亲显耀,名声传扬。 # 《孝经·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於後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后以“显亲扬名”指使双亲显耀,名声传扬。 #显:显赫;亲:父母;扬:传扬。指使双亲显耀,名声....

显姓扬名:指显耀门第,传扬名声。# 谓显耀门第,传扬名声。

显祖扬名:指使祖宗显耀,使名声传扬。@谓使祖宗显耀,使名声传扬。

树功扬名:树指建立;扬指称颂。建立功名,流芳于世。

立身扬名:立身意为使自己在社会上有相当地位;扬指传播。使自己立足于社会,名声远扬。

扬名立万

显的四字词语开头

显的四字词语开头:显露头角、显而易见、显亲扬名。

显露头角:露显露。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焉。”

显而易见: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楚。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此显而易见之事,从无一人辩之。”

显亲扬名:显显赫亲父母扬传扬。指使双亲显耀,名声传扬。《孝经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例句:

1、我们的老师虽然很年轻,可是教态沉着稳重,显得很老练。

2、眺望远处,青山仿佛耸入云霄。被毛毛雨滋润过的青山显得生机、活力。

3、春天,山楂树上开满了美丽、洁白而又明媚的小花,在绿色叶子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美丽、娇艳。

4、那碧玉托盘似的大荷叶上。滚动着一颗颗晶莹的珍珠。那白中带红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曳,显得鲜嫩纯洁美丽。

5、我的妈妈有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长长的眼睫毛,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红润润的嘴唇,一双大大的耳朵,再加上亮晶晶的耳环衬托在两边,显得格外美丽。

孝经原文及译文解释

孝经原文及译文解释如下:

《孝经》,在儒家经典“十三经”中是最“小”的一部,说它最“小”,乃是从它的篇幅、字数上说的。

开宗明义章第一: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译文孔子闲居在家中,曾子在一旁陪侍着。孔子说:“先代的圣王有至高的品德和重要的思想,用它来使天下归顺,百姓能够和睦相亲,上上下下不会相互怨恨。你知道它是什么吗?”曾子离开座位,恭敬地回答道:“学生我不够聪颖,哪能知道这样深奥的道理呢?”

孔子说:“我所讲的这种品德和思想,就是孝道。孝道,是所有德行的根本,教化也由此而产生。曾参,你坐下来,我来告诉你。人的肢体、毛发、肌肤,都是父母所给予的,应该注意保全它们,不能稍有毁伤,这就是孝道的起始点。

人要遵循天道,建立功业,使自己的名声流传于后世,并能够因此为自己的父母争得荣耀,这就是孝的最终目标。实行孝道,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是出仕以事奉君主,服务于社会,最终建立功业,以显亲扬名。《诗经·大雅·文王》上说:‘不要忘记你的祖先,要努力地发扬光大他们的美德。'”

为什么供养了僧人还得感谢他

佛教起初传入中国时,是依附老庄思想而立足的,这种格义佛教方法,对于一般普通人民似无问题,但对于儒家人士便没那么简单了。儒家讲孝,中国家庭重孝,「孝」在中国几乎成了一种宗教似的教理。孝经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疾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道三大思想可总括如下:(1)、父母在世,尽责奉养,和颜悦色,敬爱顺服,后则居丧守孝,慎终追远(2)、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慎重嫁娶,传宗接代,繁荣宗族,族谱相传(3)、敦亲睦族,敬长扶幼,做好人好事,显亲扬名,但中国人一做僧尼后,却彻底地破坏了这三个原则了,

当佛教到了东晋,开始脱离格义阶段,进入独树一帜,自立门户,广收人民成为僧、尼后,佛教便从儒家受到猛力攻击与批评,特别是「孝」方面,因为佛教极端反孝:(1)、僧、尼剃发,损父母(2)、僧尼出家后不能再孝敬奉养父母(3)、僧尼不结婚,断绝子孙,无族谱(4)、僧尼与原有亲族断绝关系,不能敬长扶幼,显亲扬名。佛教为了生存,保护自己起见,曾先后纷纷著书,自圆其说,强调唯有劝父母信佛教,为去父母念经超度,才算是真正大孝;至于物质上的供养,并非真孝云云。大概在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徒不惜与中国孝道思想妥协,陆续地伪造了「盂兰盆经」、「父母恩重难报经」、「孝子经」等经典,强调劝信佛教,才算是孝子,至于物质精神供养与否,都不重要,如重物质,且属不孝。根据「父母恩重难报经」对孝的定义来看,那么,那些不信佛教的儒家信徒都变成「不孝之至」了。佛教的这一招可真利害!不单封住了儒家的口,也为自己解开了「孝」的结,而且慢曼地像是成了「名正言顺」及地,佛教讲孝,讲得比儒家更孝!至此,佛教也开始高喊佛教岂不也讲孝?而且比儒家孝得更彻底!

「盂兰盆经」,梵名ULLABANA SUTRA,内容是讲释迦弟子目连看到亡母在饿鬼道中受苦,请教释有何方法可以拯救亡母?释迦告称,只要在七月十五日请佛僧来为亡母念经超度,以及用各种美食供养诸僧,亡母便得超度出苦云云。经上记载,目连依此而行,亡母遂得脱苦,经曰:「佛告目连,十方众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状敷卧具,尽世甘美,以着盆中,供养十方大德高僧…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途之苦,应时解脱…」结语说:「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佛教教义讲「业力」(Karma),讲「因果报应」,如果活人只有花钱请和尚、尼姑为去父母念经超度,而他们居然能立即脱去轮回之苦,那么中国佛教便是在打倒释迦牟尼了,再者,要「尽世甘美」供养佛僧,这不是孝顺父母,而是在「孝顺和尚」了,不必说,主要就是这本所谓「盂兰盆经」救了中国佛教的命,大概自唐代以后,中国民间更广行盂兰盆会,人民个个成了「孝子」,佛僧由此也获得财源(需付钱给僧尼),双方皆大欢喜!

但稍有思想的佛教徒一定会对「目连救母」一事疑窦丛生,佛教徒谢碧玉写信问菩提树月刊主编李炳南居士,问:「佛教说众生随其业障投胎,任何人都无法阻止(任何人,包括佛在内),如果业障重,口念阿弥陀佛,手执菜刀不自修,佛也无法救他,但目连之母为何能得救?他的母亲业障沉重,堕落地狱,目连救母心切,借诸佛功德愿力救其前往生天堂,怎么没有随业障投胎?这与自作自受或因果律不符,难道成了种豆得瓜?诸佛是慈悲的,若能如此,怎么不协力把天底下有可怜众生度到西方?目连之母是一个例,当然我们亦可以,不是吗?」再如佛教徒张弓也发问:「既然因果律是自作自受,为何超度可使亡人业责减轻或上生?果尔超度之『影响』力及他人,系何种原理而使然?」

儿女出家做了和尚、尼姑后,当然绝对再不能赚钱孝敬供养父母,年父母如无生活能力,只好活活饿。但佛教为了为自己辩护起见,居然强词夺理,说什么只要为父母写经、念经、超度及请僧人饮食(供养三宝)…便成「孝顺之子」。

如果题主真的希望明白生命的真谛,而不是把神灵当作满足自己欲望的一种工具的话,就认真的看下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