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玉和潘安是什么时代的人?他们长什么样?

2.古代四大美男潘安:一枚小鲜肉最后的凄惨命运

3.世说新语之容止部

4.中国历史上有几大帅哥?都是做什麽的?

宋玉和潘安是什么时代的人?他们长什么样?

掷果盈车出处-掷果盈车讲了什么故事

潘岳、字安仁,世称美男子潘安。城关镇大潘庄人,西晋文学家。

潘岳自幼聪颖过人,乡人称为“奇童”。早年得到司空太尉赏识,荐举为秀才。后任河阳(今河南孟县)令,勤于政事,倡导人民多植果木,全县林木丛丛,桃李处处,人称“花县”。后转任怀县(今河南武陟)令,勤政爱民,政绩显著,擢升尚书度支郎,又迁升廷尉评(掌管朝廷司法)。

晋武帝后,惠帝继位,外戚杨骏辅政,任潘岳为太傅主簿。惠帝之妻贾后与杨骏争权,杀杨骏。潘岳被株连,贬为平民。后任长安令,继而征补为博士。因母病,辞官奉亲。居洛阳城南洛河旁,养花植柳,结庐闲居,驾车奉母悠游,博得孝名。朝廷召潘岳入朝,任著作郎(编修国史),转任散骑侍郎,后又升任给事黄门侍郎。

潘岳丰姿秀美,容貌出众,少年居都城洛阳时,每乘车出游,总有一些女子携手绕车,投花掷果,以示爱慕之意,后人以“美男子”、“掷果潘郎”称赞他。

与其叔潘勖、侄儿潘尼并称文学史上的“三潘”,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为后人称道。他20岁作《藉田赋》以歌颂晋武帝司马炎躬耕之事,词藻清艳,声震朝野,但也因此遭人排斥。《晋书·潘岳传》中有:“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哀诔之文”。他一生写过许多好诗赋,其《西征赋》、《秋兴赋》、《寡妇赋》、《闲居赋》、《悼亡诗》等都是诗赋中的名篇,至今仍为文学史家所重视。流传后世的有《潘黄门集》。

潘安在何处

多少年来,提起我国古代美男子潘安,可以说是妇孺 皆知,“貌似潘安”一语流传至今。潘安,名潘岳,字安仁,世称潘安,我国晋代著名文学家,中牟县大潘庄人。他少年时即以才颖见称乡里,十二岁即能行文作诗,被乡里称为奇童。作为西晋文学的代表,潘安往往与陆机并称,古语云“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潘安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他善缀词令,长于铺陈,造句工整,充分体现了太康文学讲究形式美的特点。他“善为哀谏之文”,今存的作品《寡妇赋》、《袁永逝文》、《悼亡诗》等名篇都以善叙哀请著称。

公元265年,潘安19岁,其父潘芘为琅耶内史,岳即随父赴任。潘安曾任河阳、怀县县令,后又任太常博士、尚书度支郎,最后官至黄门侍郎。

晋惠帝永康元年(300年)被赵王司马伦、中书令孙秀诬陷,在洛阳被杀,并“夷三族”,时年54岁。为了纪念这位历史名人,今人于1996年在潘安故里建起了“潘安故里游乐园”,总投资600多万元,十月一日正式向游人开放。园内游乐项目达30多个。游乐园开业后的第二天,潘家古坟上的四棵棠梨树,未到开花季节却突然开出满树白花,令人称奇,也吸引了不少游人驻足观看。

潘安到底有多美?《晋书》没详细的描写,但有比详细描写更高明的表现方法:“岳美姿仪……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这就是“掷果盈车”的故事,不堆砌辞藻,不乱戴桂冠,却十分到位地凸现了这位“大众情人”的民间地位、容貌标准和受欢迎的程度。潘安貌美,却不利用这个个人优势胡来,用情专一,与夫人杨氏感情很好,杨氏去世,潘安悲痛欲绝,作悼亡诗文,不经意之间成为名制,这些故事,对他当时在妇女界树立美好形象得到一致认同一定起到了关键作用。也许以庙堂的观点和话语很难对潘安

这个历史人物有什么不得了的评价,但是从江湖从街巷从民间的观点来看,潘安是一个应当认真回眸端详重新描摹图绘的形象。

1. 掷果盈车——潘岳

此君即大名鼎鼎的潘安是也。西晋时河南人氏。表字安仁,小字檀奴,多好听!以至后世文学中“檀奴”或“檀郎”成了俊美情郎的代名词。潘岳年轻时,拿着弹弓到洛阳城外游玩,姑娘们争相向他丢水果,每每满载而归。常吃水果,补充维生素,皮肤更好,形成良性循环。MM们愈发狂热,干脆手牵手将他围起来,看个够。可惜照相术还没有发明,否则檀奴出本写真集一定很赚。有个人也学着潘岳的样子郊游,不幸他长得很丑,被人家吐唾沫。男性版的东施效颦!那是著名丑男左思,和潘安一起出游,结果回来的时候,潘安车上的水果够开水果店了,左思车上的烂砖破瓦头连盖间房子都有赢余.

潘岳不仅长了张锦绣皮囊还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很小就显露出文学天赋,被乡里称为"奇童”。二十来岁时,晋武帝司马炎一天兴趣来了,下乡耕田作秀,大伙纷纷写马屁文章颂扬其事。结果潘岳的赋作得最好。大臣们一看,这小白脸,算什么东西,马屁敢拍得比我们好!嫉妒得那个。立马赶出朝廷。赋闲十年后,潘岳终于被重新录用。先后当了河阳,还令县太爷。颇有政绩。风雅县令在河阳县种遍桃树,时人号为“一县花”。此后在政坛屡升屡降,只到元康六年(296)前后,回洛阳任京官。几曾持才傲物的翩翩少年如今鬓发花白,饱尝宦海艰辛,学会了趋炎附势。时掌权的是丑八怪皇后贾南风。她外孙贾谧好结交宾客,组织了个文人团"二十四友",为贾氏外戚集团进行文字煽惑。潘岳是其中最卖力的一位。精彩之笔,当数搞垮太子的阴谋。具体过程如下:潘岳写了一篇狂草,贾南风派手下的宫人将太子灌醉,哄他抄写。太子醉眼模糊,根本辨不清纸上啥内容。照着笔画胡乱描了一遍。太子的墨宝别人当然也看不懂,何况当时皇帝还是个白痴。这难不倒才子潘岳,他模仿笔迹的工夫了得,在太子的纸头上照原来风格添置笔画,成为反迹昭著的逆书。以笔为刀,不流血!太子后,赵王司马伦借口报仇,兵变入宫除尽贾氏一党。潘岳从前就得罪过赵王伦的boyfrend孙秀,这会儿当然翘翘,还是满门抄斩。他一生孝顺,却连累老母丧命于东市。不亦哀哉!

八王之乱中政治一塌糊涂,潘岳偏要凑热闹,落了个为虎作伥的恶名。好歹在文学史上占了一席之地,这辈子过得不算太衰。其文风华美不却不失于雕琢;描写细致,尚不致于繁芜。善写清绮哀艳的悲情文章,很忧郁的一个美男子。在生活中潘岳绝对是个好男人,十余岁定婚,对发妻杨氏一往情深。杨氏不幸于元康八年(298)去世(得是时候,幸与不幸,很难说),潘岳的悼亡词写得缠绵悱恻,情真意切,是中国此类题材中最早的名篇。,可惜功名心太重,躁急干进,不知满足,终落得身首分离。当年洛阳城外的那些热情奔放的姑娘们想必都为人母了,有为青葱岁月的热情流一把泪的吗?

宋玉,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关于宋玉的生平,据《史 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之后,楚有宋玉、唐 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 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记述极为简略。《韩诗外传》 有“宋玉因其友而见楚相”之言。刘向《新序》则作“宋 玉因其友以见楚襄王”,“事楚襄王而不见察”,同时又 有“楚威王(襄王的祖父)问于宋玉”的话。王逸在《楚 辞章句》中则说他是屈原的弟子。晋代习凿齿《襄阳耆 旧传》又说:“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 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总之,关于宋玉 的生平,众说纷纭,至难分晓。大体上说,宋玉当生在 屈原之后,且出身寒微,在仕途上颇不得志。

宋玉的作品,最早据《汉书·艺文志》载,有16篇。 现今相传为他所作的,《九辩》、《招魂》两篇,见于王 逸《楚辞章句》;《风赋》、《高唐赋》、《神女赋》、 《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 5篇,见于萧统《文 选》;《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 《钓赋》、《舞赋》 6篇,见于章樵《古文苑》;《高 唐对》、《微咏赋》、《郢中对》 3篇,见于明代刘节 《广文选》。但这些作品,真伪相杂,可信而无异议的 只有《九辩》一篇。《招魂》颇多争议,一般认为是屈 原所作。其他如《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 色赋》、《风赋》等篇,也有人认为不是宋玉所作,不 过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是相当重要的。

《九辩》是一首长篇抒情诗,借悲秋来抒写“贫士 失职”的“不平”,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现实的黑暗。 诗人的感情是真挚的,但不象屈原那样激烈和执著,情 调相对有些低沉。诗中悲秋感怀的主题和借景抒情的手 法,对后代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汉武帝《秋 风辞》以下,如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秋思》,夏 侯湛的《秋可哀》、《秋夕哀》,江遒的《咏秋》,湛 方生的《秋夜诗》,何瑾的《悲秋夜》等,都与《九辩》 一脉相承。此后继踵而作者,也代不乏人。

《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篇,以 丰富的想象和铺陈的手法来描绘女性的神情与体貌,在 文学史上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这类作品可能渊源于《离 骚》中上天求女的传统,但多佚荡的情思而少讽谕的意 味。汉以后如汉武帝的《李夫人赋》、司马相如的《美 人赋》、曹植的《洛神赋》、谢灵运的《江妃赋》等, 均由此发端;至南朝梁、陈间,更演化为宫体、诗 的末流。《风赋》一篇,以“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 雌风”作对比,写统治者与百姓之间的生活差别,虽属 游戏娱乐文章,但多少带有一些讽谏意味,在写法上对 后代作家也有一定的启发性。

宋玉的成就虽然难与屈原相比,但他是屈原诗歌艺 术的直接继承者。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绘趋于细腻 工致,抒情与写景结合得自然贴切,在楚辞与汉赋之间, 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后人多以屈宋并称,可见宋玉在 文学史上的地位。(姜亮夫)

宋玉和他的《九辩》

屈原之后,祖述“风骚”的楚辞作家俊才辈出,群芳竞秀,蔚为大观。在众多的诗人中,崛起于战国末季的楚国,卓尔不群、才华横溢的佼佼者便是宋玉。他是服膺屈原而又自辟蹊径、独树一帜的楚辞大家。虽然他的品格志行和艺术造诣难与屈子相侔,但是,在汉文学史上,却屈宋并称,相沿至今。

唐代爱国诗人杜甫曾感慨万端地咏叹:“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咏怀古迹》)诗句表达了他对宋玉的悼惜爱重之情,同时也概括了宋玉的身世、情志与艺术成就。

宋玉的身世

关于宋玉的生平事迹与艺术生涯,史料极少,而且互有牴牾,真伪莫辨。不过,我们还是应当从纷繁的乱丝中理出一点端绪,争取比较正确地认识这位独步一世的才士。

据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云:“屈原既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又,班固《汉书·艺文志》云:“宋玉赋十六篇,楚人,与唐勒并时,在屈原后也。”又,《汉书·地理志》曰:“始楚贤臣屈原被谗放流,作《离骚》诸赋以自伤悼。后有宋玉、唐勒之属慕而述之,皆以显名。”以上记述是比较可信的。此外,某些古代文献,也有一些零星的记载,如:《韩诗外传》(卷七)、《新序·杂事(第一)、(第五)》、《楚辞章句》(卷九)等。

综合各方面比较可信的资料,我们可以基本上勾画出宋玉小传的轮廓:

宋玉,是晚于屈原的楚人,为屈原的后辈,与唐勒、景差同时,大约生于屈原沉江前后,于楚亡之际。虽不是屈原的受业弟子,但他非常景仰屈原,在文学创作上师承屈原的风格,却又自出机杼,另立门户。“悲秋”,便是宋玉赋的特征之一。他是寒门素族的贫士,为了谋求出路和报效君国,曾经离乡背井远适京都等地。几经周折,百般营求,当过楚王左右的文学侍臣。虽然官卑职小,但凭着他那超群的才力,犀利的谈片,也曾一度博得楚王的赏识。谁知宦海风波,仕途崎岖,他不为乱世所容,横遭奸佞谗害,而昏君信谗易怒,终于被黜失职,落魄江湖,潦倒终生。他忠君爱国,始终希望得到楚王的信任,以施展怀抱。但是,君门九重,忠悃(kǔn)难申。他忧国忧民,愤世嫉俗,却不能象屈原那样冒谏诤;只是以“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的态度对待黑暗的现实与不幸的遭际。他托志芳洁,修身自好,宁肯穷处守高,也不同流合污以求显荣。他是一位报国无门、怀才不遇、宦途失意的文士。

宋玉留下了哪些作品

宋玉究竟有哪些作品呢?这是自古至今难以质证的问题。《汉书·艺文志》著录宋玉赋十六篇,但篇目已不可考;而现存题为宋玉赋者则仅有十四篇:王逸《楚辞章句》载《九辩》、《招魂》,《文选》和《古文苑》等书还载有《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等数篇,古今许多学者经过研核鉴别,多认为《招魂》乃屈原所作,《九辩》为宋玉所作,其他均系后人伪托。现举几例:

一 《文选》、《古文苑》等书所录各篇散文赋的体式,并非楚辞体;而是西汉司马相如所创制的那种散文赋体。这种体式不是宋玉所处的战国时期所能产生的。所以,如果定要说它们是宋玉之作,那么,这位宋玉就不可能是战国时期的楚人了。

二 这些作品多为宋玉与楚王对话的形式,而在叙事行文中又常称“楚王”、“楚襄王”,以常理揆(kuí)之,宋玉既是楚人,就不能在称本国国君时冠一“楚”字,更不能在国君生前预称其溢号。

三 《笛赋》有言:“宋意将送荆卿于易水之上,得其雌焉。”如果认定宋玉主要生活年代为楚襄王时,而荆轲刺秦王则在楚王负刍元年,晚于襄王数十年,那么,荆轲的典故就决不会被几十年前的宋玉所引用。退一步说,即使负刍元年宋玉尚存,也不会将同时的故事这样写进自己的作品中。

四 这些作品多是明显地以第三者口吻写的。宋玉不应在作品中直呼己名,如“宋玉、景差侍”、“问于宋玉曰”、“宋玉对曰”,等等。

五 《高唐赋》述曰:“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显系后人追记之词。

六 《高唐赋》、《神女赋》、《高唐对》共叙一事;《讽赋》、《登徒子好色赋》内容相仿,文气格调雷同。尤其《高唐对》一篇,文字与《高唐赋》首段基本一致,只将神女自述之言增益四句,实乃《高唐赋》首段的重录。试问宋玉一人缘何重复制作同一题材之文章?

七 《古文苑》成书较晚(相传为唐人旧藏本,北宋孙洙得之于佛寺中,后经南宋韩元吉、章樵厘订注释),而《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却首次被它所著录。假令此等作品确系宋玉所撰,那么,去古未远而且见闻广博的刘向、王逸何以不将其收入《楚辞》?

八 这些作品用的多非周秦古韵,而是汉代以后的音韵。

总之,这些作品可疑之处甚多,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在现传宋玉的作品中,能考信证实的只有《九辩》一篇。现在我们准备结合宋玉的时代、生平、思想谈一谈《九辩》。

古代四大美男潘安:一枚小鲜肉最后的凄惨命运

清代流行一本蒙学读物《声律启蒙》,是我的家乡邵阳先贤车万育所著。这本书是学属对、平仄和用韵的普及读物。小孩子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一些典故贯穿在各个韵部中,使孩子在声律学习中学习用典—这二者是传统格律诗写作的基本功。

比如该书的下篇(阴平)“六麻”韵部中讲道:“沈腰对潘鬓。孟笋对卢茶。”十个字含了四个典故。南唐后主李煜曾在被宋朝俘虏后,词中痛诉:“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沈腰”指的是南朝大史学家、文学家沈约,他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说身体变得消瘦,腰围一百多天就减了好多。潘鬓则是指西晋著名的帅哥文豪潘安,中国古代一形容某个青年男子帅,往往就说这人“貌若潘安”。—他成了千百年来帅哥的代名词。

用现在的话来说,年轻时的潘安是标准的小鲜肉,深得大姐大婶们的喜欢。刘孝标在《世说新语注》中讲了一个潘安对女性杀伤力有多大的故事:潘安上街,一群老妇人把他围起来,将水果扔到他所坐的车上,每每满载而归。——晋朝礼教崩坏,无论男女行为大胆出位,这些大妈如此疯狂追逐一个小鲜肉,后世很难想象。更过分的是,潘安的朋友、同样是大文豪的左思,此人相貌奇丑,但羡慕潘岳“掷果盈车”,想效颦一把,某日他仿潘岳坐着敞篷车出游,结果却被一群老妪追骂,扔了满车的臭蛋和石头。

可这么一个人见人爱的小鲜肉,品德上却不怎么样。《晋书》中说:“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这贾谧是谁呢?是当朝权臣。

潘安年轻时实在是太顺利,太风光了。他人长得帅,又聪明,文采好,还傍上了权臣加外戚贾谧的这座靠山,结交上了超级大富豪石崇这个朋友。那日子过得真叫是舒适惬意。他经常在石崇位于洛阳郊外的金谷园里喝酒作乐,并写有《金谷诗》送给石崇,中有“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意思是两人关系很铁,要一直相伴玩耍到老。潘安的母亲看得比较远,劝儿子别跟权臣和大富豪走得太近。可是,身在富贵与风光之中的他,怎么能听从呢?

小鲜肉的姿容维持不太久。晋武帝太始十四年,潘安写下了千古名篇《秋兴赋》,在序里撒娇,向士林撒娇,向朝廷撒娇,说他本应该是在茅屋茂林里和农夫谈天说地的野人,现在当了个小官,早起晚睡,勤勤恳恳,所以才三十二岁就两鬓斑白了。这不就是嫌官职太低了吧!

无法考证三十二岁的潘安两鬓白到什么程度。搁到如今,三十二岁的男影星可是正当年华呀。潘岳这坨小鲜肉真是不经老,我想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这个人功名利欲之心太浓,患得患失。对贾谧那样趋炎附势,又有石崇这样的朋友,可他官场并不顺利,郁闷、焦虑是难免的的。想一想也不奇怪,贾谧、石崇这样的权贵富豪,多半只是把潘岳这类又帅又有才的文豪,当成喝酒助兴的清客。

被人宠爱的小鲜肉一般脾气大,由着性子来。潘安年轻时其父有一个下属叫孙秀,潘岳很鄙夷他,还动不动找茬鞭挞孙秀。可世事难料,后来孙秀依附废掉晋惠帝而自立为王的赵王。赵王政变成功后,孙秀做了宰相。一朝权在手,就把仇来报。潘安五十三岁那年,孙秀罗织罪名说他伙同石崇谋反,诛灭三族。潘安被押往刑场上碰到了一块被杀头的石崇。石崇很惊讶,他没想到潘安这个文人也和他一样被杀,惊问“你怎么也来了”。潘安引用《金谷诗》中一句回答:“白首同所归”。这真正是诗谶呀!

年轻时太风光的小鲜肉,往往在年老貌衰后会付出沉重的代价。造物主残酷而又公平。

世说新语之容止部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刘义庆等人编著的笔记小说,用每篇只有100字左右的微博体记录了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名士的风流轶事,所谓“魏晋风度”在世说新语里体现得淋漓尽致。魏晋南北朝又是中国历史上最看脸的时代,世说新语中容止部就记录了当时一些为广为人知的美男们的故事,例如卫玠,嵇康,潘安等,读来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的一些社会风尚,而且有些文字更是趣味性十足。

1.曹操即将要接见匈奴使节的时候,觉得自己长得不太好看,在匈奴面前有点丢自己国家的人,于是让在自己手下任职的美男崔季珪冒充自己去见使节,自己握着刀站在崔季珪身边。接见后,曹操派人去问匈奴说:“你觉得魏王怎么样?”匈奴回答说:“魏王当然不错啦,长得也好,威望也那么高,但旁边握刀的人,那才是英雄啊!”曹操听到这匈奴使节如此夸自己,心里十分高兴,于是立马派人把他杀了。

这则故事十分符合曹操多疑狡诈的性格,另外原文是曹操觉得自己“不足以雄远国”以及最后敢派人杀了匈奴使节说明此次接见的南匈奴仍在对汉朝臣服。有句话叫“国恒以弱丧,独汉以强亡。”虽然这句话有点理想主义,但确实即使是汉末仍控制住了西域,并且把西域传给了下一个朝代晋朝,而唐朝虽然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了中亚,但后期自己连西域都没守住,更不要说把广阔国土留给下个朝代了。

2.何平叔长得很帅,而且脸也非常白。魏明帝曹叡怀疑他搽了粉,当时正是夏天,曹叡就给他吃热汤热面,何平叔吃得大汗淋漓,撩起自己衣服擦脸,脸色反而越擦越白!

这则故事很可能让大家觉得曹叡这个皇帝很昏庸荒唐,但其实并不是,曹叡二十三岁即帝位,英姿勃发,在位期间正是蜀汉和吴北伐最频繁的时期,但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孙权甚至北方的鲜卑都未能从他手中占到便宜,司马懿在曹叡手下像侍奉曹操曹丕一样胆小谨慎,不敢稍露野心,毕竟“明”这个谥号可不是白给他的。可惜的是曹叡三十六岁便了,他之后即位的是幼帝曹芳,于是给了司马懿施展野心的机会。假使曹叡长命,三分天下最终会不会归于司马氏还真的未为可知呢。

3.魏明帝曹叡让皇后的弟弟毛曾和夏侯玄坐在一起,当时的人评论说,这是蒹葭倚着玉树。

蒹葭在这里就不是诗经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那种美好的意境了,而是指品貌低劣的人,蒹是荻,葭是芦苇,玉树则比喻品貌之美,所以时人的意思是毛曾和名士夏侯玄很不相称,差距很大。

4.当时的人评论夏侯玄好像怀里抱着日月一样朗朗照人,而李丰萎靡颓唐像玉山将要崩塌一样。

这一则没有理解明白,时人是说李丰精神萎靡不振还是夸他有种不同于夏侯玄的颓废美呢?在下一则中“玉山之将崩”就是用来夸嵇康的。

5.嵇康身高七尺八寸,风度姿态特别秀美,见到他的人都赞叹说:“他举止潇洒而清静,气质爽朗。”也有的人说:“他就像松间萧萧作响的风一样,高远悠长。”山涛评论他说:“嵇叔夜的为人像高峻挺拔的孤松傲然独立,他的醉态像巍峨的玉山将要倾倒。”

在这里“玉山之将崩”就是用来褒扬嵇康的,红楼梦第六十六回说尤三姐自刎时“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这里“玉山倾倒”也是形容尤三姐这样一个美人魂归黄泉时的姿态的,所以“玉山将崩”到底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呢?

6.中书令裴楷评论安丰侯王戎说:“他目光灿灿就像岩下闪电。”

7.潘岳(即潘安)容貌美丽,神情优雅。年轻的时候夹着弹弓走在洛阳街上,女子遇到他后无不手拉手一同围住他。左太冲长得非常难看,也学着潘安到处游逛,这时女子们都朝他吐口水,弄得他垂头丧气地回去。

这则故事在《语林》及《晋书-潘岳传》记载的都是潘安走在街上女子都把水果抛在他车上,于是潘安满载而归,这就是“掷果盈车”的典故。

8.王夷甫容貌端庄美丽,善于谈玄,平时总拿着白玉柄拂尘,白玉和他的手没什么分别。

魏晋名士在一起清谈的时候都喜欢拿着拂尘,成为一种习惯。

9.潘安仁(即潘安,字安仁)和夏侯湛两个人长得都很好看,而且喜欢同行,当时的人都说他们是连壁。

10.中书令裴楷容姿俊美。又一次生了病,非常困倦,晋惠帝派王夷甫去看望他,裴楷当时正在面对着墙睡觉,知道王夷甫来后,勉强回过头去看他,王夷甫出来后,对人说:“(裴楷)双眸闪闪,好像岩下闪电,但精神分散,身体里确实有点小毛病。”

11.有人对王戎说:“嵇延祖(即嵇绍,字延祖,嵇康之子)气质超群,在人群中就像野鹤站在鸡群里一样。”

王戎回答说:“那是你没见过其父亲罢了。”

这里是鹤立鸡群的典故出处。

12.中书令裴楷容仪俊美,即使脱下帽子,穿着粗陋的衣服乱者头发也很好看,当时的人说他是玉人,见到他的人都说:“看见裴叔则(即裴楷,字叔则)就像在玉山上行走,光映照人。”

13.刘伶身高只有六尺,在现代大约是一米五,相貌丑陋憔悴,但他悠闲自在,放浪形骸。

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晋书》中有则他的故事: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便埋我。”经常乘坐鹿车,带着一壶酒,让仆人扛着铁锹跟着,对仆人说:“我了的话就把我就地埋葬。”这也是一个很有名的典故。

14.骠骑将军王济是卫玠的舅舅,长相俊美清爽有风姿,但他见到卫玠,总是感叹说:“珠玉在旁边,就觉得自己形容丑陋了。”

这是珠玉在侧和自惭形秽的典故出处。

关于卫玠,《晋书》中有记载:京师人士闻其姿容,观者如堵。玠劳疾遂甚,永嘉六年卒,时年二十七,时人谓玠被看杀。

这是看杀卫玠的典故出处。

15.有人去拜访太尉王衍,遇见安丰侯王戎,大将军王敦,丞相王导在座,到另一个房间去,又见到王诩和王澄,回到家后对别人说:“今日之行,满眼都是琳琅珠玉。”

16.丞相王导看见太子洗马卫玠,说道:“身体明显很羸弱,虽然每天还很舒适,但还是好像比衣服还要弱。

卫玠身体一直很羸弱,所以才有上文看杀卫玠。

17.大将军王敦称赞太尉王衍说:“他在众人中就像珠玉放在瓦石之间。”

王敦是王衍堂弟。王衍是西晋重臣,西晋被匈奴汉攻灭时王衍等重臣被大将石勒(后赵建立者)俘虏,但他为了活命对石勒说自己“少不豫事”很少参与政务,妄想推脱责任,又劝石勒称帝,石勒大怒,说道:“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又对身边人说:“吾行天下多矣,未尝见如此人,当可活不?”于是就把王衍杀了(《晋书》)。其实时人对其褒贬不一,也不是这里三言两语能够说尽的,只说一个关于他的典故,信口雌黄,雌黄是一种可以当做橡皮擦的矿物质,王衍说话时对自己话中错误满不在乎,随意更改,所以时人谓之“信口雌黄”。

这里多说两句关于石勒的话,石勒是中国唯一一位从奴隶到皇帝的人,他属羯族,羯族是胡人中的胡人,胡本义是兽类下巴垂肉,已是蔑称,羯本义则是割去睾丸的公羊,称其为羯胡可知地位极其低下,而石勒则是一位很合格的君主,当上皇帝后为了提高胡人地位于是禁止“胡人”之称,有一次,某人酒后闯入宫门,石勒责问门官为什么不严格执法,门官竟脱口而出说:那是一个喝醉了的胡人,哪里还能跟他讲理?石勒笑了。他说:胡人是不好说话。又一次,一位被石勒召见的汉族官员衣衫褴褛,让石勒大为诧异。石勒问:爱卿难道贫穷到了这个地步吗?汉官答:臣的家财都被羯贼洗劫一空。石勒又笑了。他说:羯贼抢去的,孤王来赔偿。汉官这才发现说错了话,赶紧磕头。石勒却说:孤的禁令是针对小民的,不关你们这些老书生的事。说完,当真赐给此人一大笔钱(易中天中华史《南朝,北朝》)。

18.庾子嵩身高不满七尺,腰围却有十围(矮胖),但他放达不拘礼法。

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拢起来的圆周长是一围。

19.卫玠从豫章郡到都城建康时,人们很早就听到过他的名声,出来看他的人多得像一堵墙,卫玠本来就羸弱,身体不堪这种劳累,终于重病而,时人谓看杀卫玠。

《世说新语》和上文《晋书》中记载的差别不大。

20.周顗称赞桓彝说:“高大英俊,举止洒脱,很让人喜欢。”也有人认为这是谢幼舆说的话。

21.周顗评论王讷说:“身体高大,又有风度,保持并发扬这些特长,就什么事情都能办好了。”

22.祖士少见到卫君长,说:“此人有将帅之风。”

原文:此人有旄仗下形。旄仗是旗帜仪仗的意思,旄仗下形就是指将帅。

23.石头城事变发生,朝廷倾覆,温峤和庾亮投奔陶侃求救,陶侃说:“先帝的顾命大臣之中并没有我,而且苏峻作乱都是庾氏兄弟引起的,把他们都杀了也不足以谢天下。”

当时庾亮正在温峤船后,听到这些话非常害怕而又无计可施,后来一天,温峤为了让陶侃出兵就劝庾亮还是亲自去见一见他,庾亮很犹豫不敢去,温峤说:“我很熟悉那傒狗,你放心去见他吧,一定没什么事。”

庾亮的风姿神貌使陶侃一见便立即对其改变了看法,和他谈了几天,非常喜欢他。

石头城事变是指苏峻之乱。庾亮此前一直认为苏峻图谋不轨,因为平定王敦之乱中苏峻渐渐坐大,而且藏匿乱党,于是庾亮征召苏峻入朝意思是让他离开自己根据地并削弱其势力,但此举操之过急,将苏峻逼反,第二年苏峻便攻陷了建康。最后还是陶侃被推举为盟主率领各路人马才将叛乱平息。

先帝晋明帝的顾命大臣是王导,庾亮,温峤等,没有陶侃,陶侃深以为憾,所以酸酸地说“肃祖顾命不见及”,先帝顾命大臣又没有我,叛乱关我毛事。肃祖是晋明帝庙号。

傒狗是时人对江西人的蔑称。

鲜卑多美女,晋明帝的生母就是鲜卑人,所以晋明帝须发皆黄,很像鲜卑人。

陶侃有个曾孙叫陶潜,即陶渊明。

24.庾亮在武昌的时候,秋天夜色很好,他的下属殷浩和王胡之等人在南楼吟诗,刚进入高潮,就听见楼梯上木屐的声音很响,想着一定是庾亮来了,果然不一会儿庾亮就带着十几个随从来了,这些人想起身回避,庾亮慢慢地说道:“诸君暂且留步,老夫也对此很感兴趣。”于是就坐在胡床之上和这些人吟诗开玩笑,相谈甚欢。

后来王羲之到建康与丞相王导说起这件事时,王导说:“元规(即庾亮,字元规)那时候的气派也不得不收敛一些啊。”王羲之说:“只有幽深的情趣还保持着。”

书圣王羲之是王导的侄子。

胡床就是小马扎,马扎,椅子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胡人传过来的,先前汉人都是席地而坐,所以那时期的民族融合不只是胡人汉化,汉人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胡人影响,当然主体仍是汉,南北朝以后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已在历史谢幕,因为全都融进汉族了,此后威胁汉族政权的少数民族变成了突厥,契丹,党项,女真,再也看不到匈奴,鲜卑等身影了。

25.王恬长得很好看,有一天去向父亲王导问安,王导拍着他的肩膀对他说:“遗憾的是你的才能和相貌并不相称。”

有人说:“敬豫(即王恬,字敬豫)样样都像王导。”

这则也不太明白,那人是说王导也没什么才能,还是安慰王导他儿子其实还是挺有才的?

26.王羲之见到杜弘治,赞叹道:“面如凝脂,眼如点漆,真是神仙中人啊!”

时人也有赞叹王濛的相貌的,蔡谟说:“可惜这些人没有见过杜弘治啊!”

这里只解释一下凝脂,因为古文中常用“肤如凝脂”来称赞人皮肤白皙,其实凝脂就是冻起来的猪油!哈哈哈哈!

27.刘尹评论桓温说:“双鬓像刺猬毛,眉毛像紫石棱,自是孙权,司马懿一类的人。”

桓温是晋明帝驸马,东晋重臣,曾多次北伐并消灭东晋西邻盘踞在蜀地的成汉政权,一时权势熏天,后来自恃功高欲逼晋帝禅让于己,终因谢安等人阻挠才未成功,不过他的儿子桓玄终于还是发动了叛乱,并攻下了建康,在平桓玄之乱中刘裕势力坐大,最终逼晋帝禅让,建立刘宋。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就是桓温在北伐途中看到自己年轻时在故地种的柳树皆已十围而发出的感慨。

再说一则桓温的八卦,灭成汉后桓温纳了成汉皇帝李势的妹妹为妾,桓温妻子就是晋明帝女儿很生气,提着刀来到小妾房中要杀了她,但见到小妾的样子后惊叹道:“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小姑娘,我见到你也觉得你很可爱,更何况那个老东西!这是“我见犹怜”的典故出处。

28.王劭的风姿像他的父亲王导,任侍中的时候桓温也加授侍中,穿着公服从大门进去的时候,桓温望见他,评价道:“他的确很有才华,有他父亲的风采。”

29.支道林评论长史王濛说:“整理衣襟严肃起来,作事认真了,看起来多么仪态轩昂举止优美啊!”

因为王濛年轻时放荡不羁,后来才变得认真起来的,所以支道林这么说他。

30.时人评价王羲之说:“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31.王濛有一次生病,无论亲疏谁来了都不给通报,一天支道林来了,守门人急忙告诉王濛说:“有一个长得很特别的人来了,我不敢不禀报。”王濛笑着说:“一定是林公来了。”

这里的特别是褒大于贬,下面第37则有正面叙述他的样貌。

32.有人拿别人来和谢尚并列但是并不看重他,桓温说道:“诸位不要轻易就这么说,仁祖(即谢尚,字仁祖)翘起腿在北窗下弹琵琶的时候,确实有得道仙人的样子。”

谢尚精通音律,长得又很俊美,所以桓温有此言。

33.王濛当中书郎的时候,一次去王敬和那里,那时积雪,王濛从门外下车,步入尚书省,穿着公服,王敬和遥遥望见,叹道:“这已经不像是尘世中人了!”

王敬和望见洁白的雪景衬着俊美的王濛所以感到其超凡脱俗。

34.简文帝当丞相的时候,和谢安一起去拜见桓温,王珣此时已经在里面了,桓温对王珣说:“你以前很想见丞相,现在可以藏在帐子后面。”

简文帝和谢安走后,桓温问王珣:“丞相到底怎么样?”

王珣回答说:“相王当丞相,自然湛若神明,公也是万民希望,不然,仆射(即谢安)怎么会自干藏拙呢?”

王珣表面上在夸简文帝司马昱和桓温,但实际上很明显是在夸时任仆射的谢安。

35.海西公称帝时,大臣们每次早朝都觉昏暗,只有会稽王来时,他气宇轩昂,像朝霞初生一样。

海西公司马奕在位期间被桓温所废,史书多称其为废帝,会稽王就是上文的简文帝,当时他以会稽王身份任丞相,所以人称相王,后被桓温推上帝位,受桓温控制,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时人很看重他,但他在政治上并没有什么杰出成就,最后也是郁郁而,不过简文帝尚清谈,有种名士风度,因此在魏晋时期很受推崇。

36.谢玄称道谢安:“尽情游乐时无须放声高歌,只是端坐着作洛下书生咏,顾盼自若,便会有生活在山泽间的潇洒仪态。”

谢安有鼻炎,谈话时声音混浊低沉,但因为谢安是名士,他因鼻炎而发音浊这一点也被人争相效仿,但别人一般发不出这种低音,只好捏着鼻子发音,时人称这种声音为“洛下书生咏”。其实这就有点东施效颦的效果了。

37.谢安说:“我觉得支道林那双黯黑的双眼能照亮黑暗的地方。”孙绰也觉得支道林正直的眼神中透出爽朗。

前面第31则说支道林相貌奇怪,从这里看应该主要是眼睛奇怪,不过支道林是高僧也是名士,所以时人非但不会鄙薄,还会加以称道,就像谢安的洛下书生咏一样。

谢安称道支道林的话颇有“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味道,不知道这两句话是不是有谢安的影响,其实这两句话是一首现代诗,名字叫《一代人》,是顾城写的,很多人误认为是泰戈尔写的。

38.庾统和弟弟们去吴地时,想在路边的驿亭中留宿,几个弟弟先进去,见屋中很多平民百姓,而且都没有回避的意思,庾统说:“我试着进去看看。”于是拄着拐杖扶着一个小孩,刚进门,诸人望见其神资,都赶紧回避了。

庾统是庾亮侄子,这则故事是说其神姿非凡。

39.有人赞叹王恭形容美好,说:“像春天的杨柳一样清朗。”

中国历史上有几大帅哥?都是做什麽的?

01.掷果盈车——潘安

从大众知名度来说,潘安绝对是中国历史上的“首席帅哥”,他是西晋时河南人氏,小名檀奴,一些文学作品中也常用“檀奴”或“檀郎”作为俊美情郎的代名词。

潘安有多帅,那个朝代也没照片,却有个“掷果盈车”的典故让我们无限遐想。据说啊,潘安年轻的时候,喜欢坐车到洛阳城外游玩,洛阳城的妙龄女子见了他,都会怦然心动,双眸送给他一把秋天的菠菜,甚至忘情地跟着他的车走,更有不能自已者就用水果投掷潘帅以期获得关注,于是潘安每次都会满载而归。后来为了避免经常造成的交通堵塞,潘安就不敢出门了。

潘安不仅人长的帅,还写了一手帅文章,名副其实的偶像+实力派。潘安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过人才情,在乡里有“奇童”之誉。潘安文风华美却不失于雕琢,尤其善写清绮哀艳的悲情文章,是一个很有忧郁气质的美男作家,这在时下也是迷一堆花痴粉丝的必杀技。

潘安还是个好男人,对发妻杨氏一往情深。杨氏去世,潘安的三首悼亡诗写得缠绵悱恻,情真意切,是中国此类题材中最早的名篇,后世也只有苏东坡“十年生两茫茫”的《江城子》可以与之媲美。呜呼,有老公如此,妇复何求!

天妒红颜,也不放过帅哥,潘安的人生最终以满门抄斩的悲剧落幕。

醉心功名的潘安,仕途并不春风得意,文采风流的他在20多岁就获得晋武帝司马炎的欣赏,却被一干大臣嫉妒的要,合力赶出京城,后来仕途几经沉浮,曾经恃才傲物的翩翩美少年两鬓斑白,这时的潘大爷学会了趋炎附势,并成为专权的贾氏外戚集团最卖力的笔杆子,直至模仿太子的笔迹伪造了反迹昭著的逆书,以笔为刀,斩杀了当朝太子,这也成为他被秋后算账的最大罪状。

纵观潘安一生,他集美貌、才情、专情于一身,可惜终因功名心太重误了卿卿性命,落得个身首分离,不亦哀哉!当年洛阳城那些少女想必都已为人母了,有为青葱岁月的那缕热情流两行泪的吗?

02.风流才子——宋玉

“貌比潘安,才追宋玉”,说的是宋玉的才名与潘安的帅名有得一拼,宋玉他帅吗?呵呵,确实找不到权威史书甚至野史笔记说过宋玉是如何如何的帅,唯一的佐证就是这位颇具才名的宋先生在他写的那篇《登徒子好色赋》说到自己很帅,考虑到他才子的身份,这帅名应该不出左右。

在宋玉名作《登徒子好色赋》,写有一位大夫登徒子说宋玉“为人体貌娴丽玉,口多微辞,又性好色”,宋玉不干了,举证反驳说曾经有一位绝色美貌的东家之女登墙偷窥他三年,但他都对人家不理不睬,因此不能说自己好色,接着他就描述登徒子如何喜爱丑陋的妻子,生了五个孩子,可见只要是个女人,登徒子就会喜欢,从而把好色的罪名加到登徒子的身上。毕竟大家都比较相信帅哥,于是楚王就听信了宋玉的话,而“登徒子”自己却成了“好色之徒”的代名词。

宋玉在宦途上并没有因为才貌双全而青云直上,他做过楚王的侍从,但因不合于时,虽不能象老师屈原那样以殉国,却也选择了远走江湖,投入到创作中去,写出了不少好文章。宋玉在屈原骚体的基础上变化出一种新体裁:赋,而且他对后世诗词影响甚广,曹植的《洛神赋》、谢灵运的《江妃赋》、司马相如的《美人赋》等都是受他影响。而且而且,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因宋玉而来。而且而且而且,宋玉在历史上是第一个写悲秋的,更是第一个写出女性经典诗词的,他的《神女赋》中那位“巫山神女”让春秋两大美女毛嫱、西施黯然失色。有人认为,神女的原型是宋玉曾经钟情的楚宫中一位艳丽端庄的佳人,若果真如此,则登徒子的小报告并非空穴来风,宋玉可谓中国古代第一风流才子

看杀玉人——卫玠

潘安香消玉殒的那年,卫玠十二岁,潘安临前至少有点安慰,帅哥头衔有接班人了。

关于卫玠的美,《晋书》用词有“明珠”,“玉润”等等,可谓生得“花一般娇,粉一般嫩”。小时候的卫玠坐着白羊车走在洛阳街上,远远望去,就恰似白玉雕的塑像,引来一片赞誉之声,道是“谁家璧人!”其舅舅骠骑将军王济,是个风姿英爽、才华横溢的人,每次见到卫玠,就忍不住叹息道:“明珠美玉在身旁边,让人自惭形秽啊。”真是帅哥惜帅哥哟。

谁料卫玠之美虽举世无双,却也因此祸从天降。二十七岁那年,卫玠来到东晋都城建业(今南京)。谁料江南美女们听说来了个大明星,人山人海地围观,沿途几十里堵塞不通,挤得卫玠举步艰难,让他一连几天都无法好好休息,这个体质孱弱的美少年终于累极而病,一病而亡,这个典故就是《世说新语》中的“看杀卫玠”,真是美男命薄啊。所以啊,我们fans追星的时候都该斯文一点,小心把偶像给看了。

《晋书》关于卫玠的记载强调了两点:一是俊美,二是这玉人特爱开口。(这两条很适合作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的)。魏晋名士之风,最盛行清谈,“卫君谈道,平子绝倒”,可见卫帅言之有物,大家风范,并非只有一个好皮囊。卫玠从小就好学,5岁就被人视为神童,他很早就开始研究老庄,才学过人,所谓 “中兴名士,玠为第一”,在魏晋玄学发展过程中,卫玠是继正始之音启江表之声的关键人物,是研究魏晋玄学理论不可忽视的,在他仅仅27年的短暂一生中,这显然是令人仰止的成就。

侧帽风流——独孤信

潘安、宋玉、卫玠三位帅哥皆属玉树临风、文采风流的俊俏书生,超级养眼滴,F4之类给他们做书童也逊色的狠。无羁给大家换个口味,来个酷一点的,痞一点的帅哥。

独孤信(帅哥连姓都这么酷),出生在北魏一个鲜卑部落的酋长之家(贵族血统),原名如愿,后因治绩突出,“信著遐迩”,被赐名为信。看到鲜卑这个词我比较敏感,李唐皇族原本就是鲜卑血统,唐太祖李渊的老妈还就姓独孤,当然还有两个嫁的不得了都做过皇后的姨妈,难道独孤信是李渊的姥爷?一查,还真是。太牛了,三朝国丈啊,人还长得帅,啥人啊这是!

独孤信有多帅?他年少从军,在军中人称“独孤郎”,古代这类似对于小帅哥的昵称。独孤信天生丽质难自弃,本就是一位翩翩少年,风流倜傥,他还相当注意自己的军容军姿,好“自修饰服章”。并且,由于自小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上,独孤信是骑马射箭无所不精,曾在阵前匹马挑战,力擒敌将,立下赫赫战功,这耍帅的资本太雄厚了。帅呆了,酷毙了,用评书大师刘兰芳的话讲,那是“好一个北塞俏俊郎独孤信”。

独孤信不仅是一名英勇善战的武将,也是一位长于治理地方的官员,可谓兼通文武之道,能张能弛,这些优秀的基因也都很好地遗传到他的外孙那辈。他生活在五胡乱华这个朝代更迭频繁、社会政治混乱的历史时期,难得他忠义为先,竭诚尽忠,追随旧主多年,又辅佐同乡宇文泰,并以武功文治的卓著功勋被赐名为信。

需要特别提到独孤信在秦州任刺史的日子,那是政通人和,经济繁荣,远近跑来归附的流民就有数万家之多。有一天,独孤刺史到郊外打猎,等到晚霞满天,策马回城,迎风急驰,帅哥的帽子偏到一边了。第二天满城尽是侧戴帽子的人,原来所有人都跟风学习独孤信这个帅呆了的新造型。这就是“侧帽风流”的典故,虽然史书编纂者的本意是想表达独孤信在当地深得民心和政绩斐然,但“侧帽风流”一词后来成了美男子的代名词,这个词在千年以后也被另一位满族贵族公子名唤纳兰容若的所偏爱。

长的帅,人又能干,侧帽一下都有这么多粉丝,如果他想独揽大权呢?独孤信几遭嫌忌排挤,虽官爵累加,权力却被架空,到北周开国之际,被赐毒酒自尽,时年55岁。身后他三个皇后女儿的传奇刚刚开始,独孤氏的血液继续沸腾,独孤信可以如愿了。

05.面具王子——高长恭

“兰陵美酒郁金香”,兰陵,可谓中国古代名邑,因附近土陵兰草繁茂,兰花芳香而得名。这方土地在北朝时期,活跃着一位美如兰花的白马王子,他就是北齐的兰陵王高长恭。

兰陵王高长恭,又名高孝瓘,他有着成为传奇帅哥的一切必要条件,神秘的身世,暴戾的家族,骁勇善战的战功,英年早逝,而在这传奇中最灿烂的一笔,无疑是他惊艳千古的美貌和“兰陵王面具”的故事。

兰陵王有多帅?《北齐书》说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兰陵忠武王碑》说他“风调开爽,器彩韶澈”;《旧唐书》说他“才武而面美”;《隋唐嘉话》说他“白类美妇人”。诸多史书言之凿凿,兰陵王的帅是毋容置疑的,这种帅用今天的话讲,兰陵王应该是个皮肤白皙、俊美如花、颇有中性之美的帅哥。

不过,兰陵王的帅却曾给他带来了极大苦恼。在那个战乱迭起的岁月里,王族子弟时刻都要接受战争的考验。兰陵王因为相貌俊美柔善,在战场对阵时经常会受到敌手的轻蔑。于是,他命人制作了一些面目狰狞的面具,每逢出战都戴在脸上,以此达到威慑敌手的目的。这就是兰陵王面具的典故。

然而,兰陵王容貌纵是绝色,军功纵是显赫,依然无法改变他的悲剧式宿命。他曾经坚忍低调以求自保。。。北齐皇帝是叫人送去毒酒一杯,质本洁来还洁去,北齐王朝最高贵的灵魂就这样香消玉殒。四年后,失去了重要军事统帅的北齐王朝被北周灭掉。

可叹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乱世烽火中,兰陵王风华绝代的一生,如午夜幽兰,令人黯然神伤。

.因帅得国——宋文公

要讲到第6位帅哥了,前5位帅哥长的够帅,活的很奋斗,可惜最后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透着一股天妒红颜的凄凉。独孤信、高长恭两位帅哥文韬武略,比皇帝长的帅也就罢了,功高盖主只能被赏赐毒酒一杯;病怏怏的美少年卫玠硬是被粉丝给看了,是位很薄命的帅哥;最可叹首席帅哥潘安身首异处,不知道那行刑的刽子手如何忍心砍下那颗史上最俊朗的头颅;文采风流的宋玉终老山林算是安稳了,可惜一生郁郁不得志,活的够憋屈。

这第6位帅哥则一扫帅哥命运的阴霾气,帅的够牛气,牛到因帅得国,坐上了国君宝座。这位帅哥没有做国君的时候,是宋国的公子,被称为公子鲍。作为庶出的又非长子除了帅其他无特别突出表现的公子鲍,当时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没有继承王位的可能。那么,就因为长的帅,庶弟子鲍变成了宋文公?这未免也太过荒唐了吧?可是史实确实如此。关键在于一个女人爱上了他。这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祖母(当然不是亲祖母),宋襄公的老婆,周襄王的妹妹王姬(大周朝可是天朝,各诸侯国都是它的臣下哟,这位王妹的身份是超级高贵的)。

公子鲍有多帅?《左传》说他“美而艳”,“美”自然是长的够帅,“艳”则是帅的相当有磁场了。于是乎,中年守寡的王太后王姬对他是深深地迷恋,可是公子鲍不领受,怎么办呢?于是乎,王姬便千方百计讨好鲍帅。你喜欢布施恩惠于国人,我帮你布施还不愿意吗?还不愿意,我干脆把宋国的江山也献给你做交换吧。于是乎,她便派人把外出打猎的宋昭公干掉,迎立昭公的弟弟公子鲍当上了国君,是为宋文公。

这位帅得令祖母心仪的宋文公,除了帅之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应该说还不错,《左传》中称他“礼于国人”,《史记》中说他“贤而下士”,比他无道的哥哥好多了。当然,这些难免是他公子鲍需要收买人心的作秀,至于他做了国君以后的表现,史料记载甚少,应该是无功无过,而祖父宋襄公铸就的“春秋五霸”的丰功伟业,只能和祖母一起追忆了。

07. 生如夏花——韩子高

他千年以来一直被搁置在正史的暗角,他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王的男人”,他的名字常与龙阳君、弥子瑕、董贤、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并提,但与此类或狐媚惑上、或扰民乱世之徒相比,他却以完美的人格皎皎霞外,与梁文帝陈蒨书写了一段惊世爱情传奇,他就是韩子高。

韩子高,野史也称陈子高,本名蛮子,梁朝会稽人,身世微贱,以做鞋为生(大人物好像不乏编草鞋出身的,譬如刘备)。据说他“容貌艳丽,纤妍洁白,如美妇人。螓首膏发,自然娥眉,见者靡不啧啧”。在兵荒马乱中,乱军挥舞长枪白刃疯狂砍杀,可遇到韩蛮子竟然会抛掉手中的兵刃,没有一个人舍得伤害他的一根毛发,可见韩蛮子貌美到了什么程度。

韩蛮子在16岁那年遇到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某一日他夹杂在逃难人群中偶然地慌乱一瞥,这时看到一位骑在高头战马上的英俊将军向他走来,对他说:“跟我走吧,我能让你享受荣华富贵!”这位将军就是后来的梁文帝陈蒨,当时30岁。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他们所遇见的人,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由此韩子高开始进入历史角色,这是一个传奇的开始,说不清的历史暧昧中,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韩子高绝非仅有俊美脱俗的面孔,他善于骑射,英武异常,令很多纯情少女痴迷,包括陈朝公主,她疯狂暗恋韩子高直至相思而。而且,韩子高聪慧有志,跟随陈蒨十五六年,文治武功皆有所成,统率重兵,战功赫赫。同时,韩子高并不持宠恃骄,他为人礼贤下士,待人甚厚,辅佐陈文帝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陈文帝在位时期,励精图治,百姓富裕,国势比较强盛,堪为北朝少见的一位明君。

有野史把韩子高称为“男皇后”千古一人,与女皇帝武则天并称。据说陈将军曾对韩子高说:“人家说我有帝王相,果真如此,到时我便册封你为皇后。” 岁月的尘埃已将真实的历史掩去,不过韩子高貌美倾国,两人感情之深的事实却是毋庸置疑。陈文帝弥留之际,一切人等均被拒之宫外,唯有韩子高端水送药,片刻不离,陪伴他度过人生最后一段时光。陈文帝后,韩子高遭冤狱赐,年方三十。 不管正史记得多么简单隐晦,也不管野史写得如何传奇惊世。韩子高,一个温软柔和却不失男人志气的美男子,他从一名贫苦少年,经历征战天下的艰辛,建朝创业,到最后陪伴爱人离世。他的一生,凄美却不凄凉,忧伤却不忧愁,如夏花般绚烂。08. 我心无羁——嵇康

对于这第八位出场的古代资深帅哥,我一直怀疑他是否真实的存在过,他拥有中国历史上最完整的人格(余秋雨语),即便仅仅是仰望一下,也会榨出吾等众生皮袍下的“小”,而他却又愈发显得那般的奇罕和落寞。

嵇康,字叔夜,“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他才华横溢,学不师授博览无不自通,是魏晋时期的大诗人、大音乐家和大玄学家。单只提一下嵇康的音乐天赋已是造诣非凡,他精于笛,妙于琴,善于音律,那首千古绝唱《广陵散》就为其所传。

嵇康的帅有多资深?《晋书》称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竹林老友山涛说道: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独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将崩。这是何等高明的赞美,连嵇康的醉态都被形容的如此之美,如此之气势彭湃;还有一个颇有说服力的段子是,某次嵇康去森林里采药,竟被樵夫误以为仙人下凡,其龙章凤姿可窥一斑。

在那个历史时代,有knowledge,又长的handsome的嵇康在众多士人学子中已是翘楚之辈,而他竟然还拥有令醉心仕途者更为羡慕不已的relation:嵇康的老婆是曹操的嫡孙女(刘德华版《见龙卸甲》中Maggie Q饰演角色的历史原型?),可以说,嵇康是前朝的和硕固伦驸马爷。于是,即使参照时下诸多职场教科书,也不难有一个基本判断,嵇康应该拥有光明的仕途前程。但是,若果真如此,史书上不过多了几句一位权臣的记载,而中华文明则少了一位一个时代的精神引渡者。

历史的真实情况是,嵇康“say no”,他对传世久远、名目堂皇的封建礼法say no,他对乌烟瘴气、残酷暴虐的司马晋朝say no。我们的嵇帅,宁愿选择在洛阳城外做一个默默无闻而自由自在的打铁匠,执着追求着他心中崇高的人生境界:摆脱约束,释放人性,回归自然,享受悠闲。可以说,嵇康把老庄哲学人间化,也诗化了,他是个身体力行的实践者。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如斯是也。有一天,正这么叮叮当当地打铁呢,大书法家钟繇之子钟会,轻裘肥马,宾从如云,来寻访嵇康。但嵇康对这位气势显赫的公子哥很冷淡,旁若无人继续打铁,长时间不发一言,把这位司马氏的宠臣推到了尴尬的境地,从此种下了杀身之恨。公元262年,在好友吕安遭人面兽心的哥哥吕巽以莫须有的“不孝”罪名诬告后,仗义执言的嵇康反被诽谤为“不孝者的同案犯”,随后在钟会等小人的谗言下,晋武帝司马昭下令将嵇康处以刑,时年仅三十九岁。。临行前嵇康所忧心的,不是他那神采飞扬的生命即将终止,而是一首美妙绝伦的曲子后继无人。于是,他向监斩官要过一架琴,在高高的刑台上,面对成千上万前来为他送行的人们,弹奏了最后的《广陵散》。铮铮的琴声,宽袍博带在风中飞扬,他用最优雅的姿态面对亡。几千年过去,依旧有余音绕梁,只是他不知道,真正断绝的不是《广陵散》曲谱,而是他的傲骨。(抄袭别人的,看着不错,就送给楼主了)后面的自己补上

09、子都。心肠狠辣

子都名公孙阏(è)本姓为姬,与周王同宗,字子都,是郑国的宗族子弟(郑国贵族)。任郑国公族大夫,后其后人以都(dū)为姓。 春秋第一美男 ,武艺高超,相貌英俊。《诗经 郑风 山有扶苏》“不见子都,乃见狂且。”狂且:行动轻狂的人。又《孟子 告子上》“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清代阎若璩《释地》则说:“子都,古之美人也。孟子都夸他帅,你说帅不帅。《孟子》又曰:“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哎呀,连亚圣孟夫子都说“不知子都之姣者”是不长眼睛的人,可见子都可真真正正的的确确是个大帅哥了。那么,这个帅名动天下的子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怎么会有如此的魅力能让天下的女人们疯狂? 子都,春秋时期郑国人,大名叫做公孙阏,子都乃是其字。子都这个人,不仅相貌生的美,还有着一身的好武艺,能征善射,因此便做了郑庄公的大夫。

10、

慕容冲,血腥修罗。凤皇涅槃。贼爱这号人物。

西燕威帝慕容冲(359-386),小字凤皇,十六国时期西燕国君主,公元385-386年在位。鲜卑人。前燕帝慕容儁之子,慕容暐之弟。前燕时期慕容儁在位时曾被封为中山王、大司马。

这个小字凤皇的美少年是前燕开国皇帝慕容隽的幼子。五胡十六国时期倾国倾城第一人。短短二十几年生命,制造的轰动效应把北国江南所有美女都比化了。可惜五胡十六国这段历史不出名,他也跟着被尘封。偶很长时间都分不清五胡十六国跟五代十国,后来才知道五胡十六国跟东晋处同一时期,一个在北,一个在南。这时候中国就是南北分治了,不明白为什么书上的南北朝是从东晋灭亡才开始算的。

11沈约,纤纤细腰。

帅到骨子里的那种,而且很博学多才,可惜我对他不怎么感冒。掠过,不解释、

12、龙阳。绝美人妖。

战国时魏王的男宠,象美女一样婉转媚人,得宠于魏王,后宫美女在他面前都黯然失色。龙阳君是中国正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同性恋,龙阳之癖也成了同性恋的代名词。

你看这个就知道他多帅了把,因为是人妖,所以排后。是个很了不起的剑术家,政治家。

13、三国的太多了。排都排不完。人中吕布,江吴双郎,孙策和周瑜。忠肝义胆赵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