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语文成语积累

2.螳螂捕蝉文言文重点词语

3.语文高考常考的四字词语集锦

4.庄子寓言

5.写出用故事说明道理的成语 起码30个

初中语文成语积累

螳臂当车的意思和道理-螳臂当车的寓意和启示

初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 提取码:1234

简介:初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人教、新东方)合集。适合各阶段学生日常辅导,中考冲刺,技能提升的学习。

螳螂捕蝉文言文重点词语

1. 螳螂捕蝉古文中重点词的意思

成语典故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典出《战国·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蜋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刘向·说苑·第九卷·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槐西杂志十四》:“后数年,闻山东雷击一道士,或即此道士*杀过度,又伏天诛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挟弹者,又在其后,此之谓矣。”

春秋时,吴王欲伐楚,曰:“敢有谏者,!”。此时,其下有一年少者,自知人微言轻,谏必无用,徒遭横。惟日怀弹弓,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吴王问之,对曰:“后园有树,上有蝉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欲捕之也!而螳螂作势欲扑,竟不知黄雀蹑其旁也!黄雀伸颈仅顾啄螳螂,而不知树下之弹弓也!彼皆欲得前利而不顾后患也!”吴王听后,甚觉有理,乃不出兵。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形容行事仅顾前而不顾后。 或喻目光短浅, 仅视眼前利益,而不知后患能随之而来,常用此语。

译文:有一次,吴王准备进攻楚国。他召集群臣,宣布要攻打楚国。大臣们一听这个消息,低声议论起来,因为大家都知道吴国目前的实力还不够雄厚,应该养精蓄锐,先使国富民强,这才是当务之急。

吴王听到大臣们在底下窃窃私语,似有异议,便厉声制止道:

“各位不必议论,我决心已定,谁也别想动摇我的决心,倘若有谁执意要阻止我,决不轻饶!”

众大臣面面相觑,谁也不敢乱说一句说,于是,匆匆退朝。

大臣中有一位正直的年轻人,他下朝后心中仍无法安宁,思前想后,他觉得不能因为自己而不顾国家的安危。这位大臣在自家的花园内踱来踱去,目光无意中落到树上的一只蝉的身上,他立刻有了主意。

第二天一大早,这位大臣便来到王宫的后花园内,他知道每天早朝前吴王都要到这里散步,所以,他有意等在这里。

过了大约两个时辰,吴王果然在宫女的陪同下,来到后花园。那位大臣装着没有看见吴王,眼睛紧盯着一棵树。

吴王看到这位大臣的衣服已经被露水打湿了,却仿佛没有察觉一般,眼睛地盯着树枝在看什么,手里还擒着一只弹弓,便很纳闷地拍拍他的肩,问道:

“喂,你一大早在这里做什么?何以如何入神,连衣服湿了都不知道?”

那位大臣故意装作仿佛刚刚看到吴王,急忙施礼赔罪道:“刚才只顾看那树上的蝉和螳螂,竟不知大王的到来,请大王恕罪。”

吴王挥挥手,却好奇地问:

“你究竟在看什么?”

那位大臣说道:

“我刚才看到一只蝉在喝露水,毫无觉察一只螳螂正弓首腰准备捕食它,而螳螂也想不到一只黄雀正在把嘴瞄准了自己,黄雀更想不到我手中的弹弓会要它的命……”

吴王笑了说:

“我明白了,不要再说了。”

终于,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螳螂捕蝉

翻译园子里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蝉。蝉正振动着翅膀悲切地鸣叫,想要喝一些清凉的露水,却不知一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螳螂弯曲着脖子,想抓住蝉后把它吞掉。螳螂正要吃蝉,却不知黄雀在它背后。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过螳螂吞掉他。黄雀正想吃螳螂,却不知有一个孩子正在榆树下面,他拉开弹弓,就要射向黄雀。孩子要拉开弹弓射杀黄雀,却不知道脚下有个深坑后面还有树墩子。

这些鸟虫和这个孩子都在贪图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及身后潜伏着祸患。

2. 螳螂捕蝉古文中重点词的意思

螳螂捕蝉原文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

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也!螳螂委身曲附,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出兵。注解 吴王欲(准备)伐(攻打)荆,告(警告)其(他的)左右曰:“敢有谏(规劝、劝阻)者,!”。

舍人有少(年纪小)孺子(孺子:小孩子)者欲(想要)谏不敢,则(就)怀(名作动,怀揣)丸(弹丸)操(拿着)弹(弹弓)于(去、到)后园,露(露水)沾(打湿、淋湿)其衣,如(像)是(这样)者三旦(早晨)。吴王曰:“子(你)来,何苦沾衣如此(这样)?”对(回答)曰:“园(花园)中有树,其(它,代指树)上有蝉。

蝉高(高高地)居(停留)悲(动听)鸣(鸣叫)[悲鸣:动听地鸣叫。悲,古意为动听。

]饮(喝、饮吸)露(露水),不知(知道)螳螂在其(它,代指蝉)后(后面、背后)也;螳螂委(弯曲)身[委身:曲缩身体]曲(弯曲)附(通“跗”,脚背)[曲附:弯曲着前肢]欲(想要、打算)取(捕捉)蝉,而(表转接,但是、却)不知黄雀在其(它,代指螳螂)傍(通“旁”,旁边、身边)也;黄雀延(伸长、延伸)颈(脖子)欲啄(啄食)螳螂,而不知弹(弹弓)丸(弹丸)在其(它,代指黄雀)下(下面)也。此三者(……的物、……的东西)皆(都)务(必须、一定、务必)欲得(获得)其前(眼前、面前)利(利益),而不顾(回头看)其(它们)后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有患(灾祸、灾难)也。”

吴王曰:“善(好)哉(善哉:说得好)!”乃(于是)罢(停止)出兵。译文 吴王准备要进攻楚国,向左右大臣警告道:“如果有人敢于进谏劝阻的,就叫他!”有一位年轻的侍从官想谏阻又不敢,他就怀揣弹丸手拿弹弓到后花园去,露水洒湿了衣裳,这样过了三个清晨。

吴王知道后说:“你来,何苦把衣裳淋湿成这个样子?”他回答说:“园子里有树,树上有蝉,蝉在高高的树枝上一边动听地唱,一边喝着露水。不知螳螂就在它的身后。

螳螂曲着身子向前爬去要捉蝉,而不知黄雀在它身旁。黄雀伸着头颈要啄螳螂,而不知在它的下面有我手中张开的弹弓准备射出的弹丸。

这三者都想得到自己的好处,而不看身后隐藏着祸患啊!”吴王说:“您说得好啊!”于是停止用兵。

3. 《螳螂捕蝉》的重点字词注释

其:代树

居:处于

知:知道

其:它的

后:后面

委:缩,弯曲

曲:弯曲

附:同“跗”脚背

欲:想要

取:捕捉,俘获

傍:同“旁”旁边

延:伸长,延长

颈:脖子

下:下面

此:这

皆:都

务:必须,一定

得:得到

前:面前

利:利益

顾:回头看

患:灾难,祸害

4. 螳螂捕蝉文言文的全文及翻译 重点字词句的翻译

原文: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此时,其下有一年少者,自知人微言轻,谏必无用,徒遭横。惟日怀弹弓,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吴王问之,对曰:“后园有树,上有蝉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欲捕之也!而螳螂作势欲扑,竟不知黄雀蹑其旁也!黄雀伸颈仅顾啄螳螂,而不知树下之弹弓也!彼皆欲得前利而不顾后患也!”吴王听后,甚觉有理,乃不出兵。

吴王:指吴王阖闾。

欲:想要。

告:告知。螳螂捕蝉实拍

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

少孺子:年轻的人。

操:持,拿。

三旦: 三个早晨。

其:代词,代“树”。

居:停留。

附:同“跗”脚背。

委身曲附:缩着身子紧贴树枝,弯起前肢。附,同“跗”,脚背黄雀骨。 傍:同“旁”,旁边。

引:伸长。

务:一定,必须。

顾:考虑。

患:灾祸。

伐:征讨,讨伐。

翻译春秋时期,吴国国王阖闾准备攻打荆地(楚国),遭到大臣的反对。吴王很恼火,在召见群臣的会上警告:“谁敢劝阻就处谁!”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想阻止吴王出兵。王宫中一个青年侍卫官想出一个好办法:每天早晨,他拿着弹弓、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天如此。吴王很奇怪,问道:“你这是为什么呢?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侍卫道:“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知了,知了停息在树上一边放声的叫着一边吸饮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就在蝉的身后;螳螂缩着身子紧贴树枝,弯起了前肢,想捕捉知了,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就在螳螂身旁;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个小孩举着弹弓在树下要射它。这三个东西,都极力想要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它们身后有隐伏的祸患。”吴王想了想说:“你讲得很有道理!”于是放弃了攻打楚国的打算。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告诉我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5. 螳螂捕蝉文言文阅读答案1.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它的喻意是

1、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它的喻意是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指人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只顾追求眼前的利益,却不顾身后的祸患..我国古代还有一个与螳螂有关的寓言故事,并且从中也提炼出一个成语,比喻自不量力,这一成语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2、翻译句子:此三者皆务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这三个家伙,都极力想要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它们身后有隐伏的祸患.. 3、舍人少孺子给吴王讲述:《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用意是什么?这个成语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这类人提出警告.也比喻有人一心想暗算别人,却没想到有人也想暗算他.告诉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语文高考常考的四字词语集锦

 ?螳臂当车?首当其冲?不孚众望?莘莘学子?差强人意?这些四字词你是否了解透彻?下面由我给你带来关于语文高考常考的四字词语集锦,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高考常考的四字词语集锦一

 1、安步当车:从容地步行,就当乘车一般。

 2、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3、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4、百无聊赖: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感觉什么都没有意思。

 5、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6、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动。里:内部。指学习要切实。形容言论或文章说理透彻、深刻。

 7、别无长物: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8、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9、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10、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1、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12、不刊之论:不可改易的言论。

 13、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14、不求闻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15、不以为然:不以为是正确的。

 16、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

 17、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18、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19、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也形容漂泊不定。

 20、出言无状:说话没有礼貌。

 21、粗枝大叶:本形容简略或概括,后形容草率不认真细致。

 22、大而无当:当:底。大得没有边际,表示大而不合用。

 23、弹冠相庆: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贬义词。

 24、当仁不让:当:遇到。遇到应当做的事就去做,不推让。

 25、道貌岸然:道貌:庄严的外貌。岸然:高傲的样子。多指人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

 26、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渐达到很高的成就。

 27、等而下之:由这一等逐级往下。指跟某一事物比较起来更差。

 28、等闲视之:按平常的事情看待。

 29、颠沛流离:形容生活困苦受挫折,流离失所,无处安身。

 30、顶礼膜拜:比喻崇拜到了极点。

 31、耳提面命: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32、罚不当罪:处罚和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

 33、翻云覆雨: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

 34、分条缕析:形容有条有理细致分类或剖析。

 35、分庭抗礼:原指宾客和主人分别站在庭院两边,以平等的礼节相见。后用以比喻互相对立,地位相当。

 36、焚膏继晷:点起灯继续着白天(干的事)。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工作或学习等。膏:油脂.焚膏:指点油灯。

 37、粉墨登场:用粉,墨化装,登台演出。也比喻坏人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38、风云际会:比喻君臣遇合。也指遇到施展才能的好机会。

 39、逢人说项:碰见人便称道项斯的才学。比喻热心替人扬名或称道某事的好处。

 40、凤凰于飞:指凤和凰比翼双方。用以比喻夫妻恩爱。

 41、腹诽心谤:胸怀不满,心中怨恨。诽,谤:毁谤,说别人的坏话。

 42、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变形式,不改变内容。

 43、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也可写作?改弦易辙?。

 44、感同身受: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感受到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身:亲身。

 45、纲举目张:提起渔网总绳,所有的网眼都张开了。比喻抓住事物的要领,就可以带动全面。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

 46、高山景行: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47、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也比喻对事情的把握境界高远,能够十分轻松地驾驭。

 48、各得其所:原来表示各自如其所愿,后来也表示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能得到适当的安排。

 49、沽名钓誉:故意做引人赞扬的事,捞取名誉。

 50、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正大的样子。

 51、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测量水。比喻眼光短浅,见识片面狭隘。

 52、管中窥豹:从竹管里看豹子,比喻不全面的观察或认识。也比喻从观察到的一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53、光怪陆离:形容观象奇异、色彩繁杂。

 54、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语文高考常考的四字词语集锦二

 55、过眼云烟:比喻身外之物,可以不加重视。

 56、汗牛充栋:搬运书籍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装满了整个房里。形容书籍极多。

 57、华而不实: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58、哗众取宠:用言行迎合众人以博取众人称赞和支持。

 59、涣然冰释:形容消除了疑惑、误会。

 60、回肠荡气:荡:动摇。使肝肠回旋,心气激荡。形容音乐、文辞十分婉转动人。

 61、回光返照:比喻人临前精神突然兴奋,也比喻事物灭亡前表面的暂时好转

 62、讳莫如深:事情严重而隐瞒得很严。

 63、混混沌沌: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64、豁然开朗:突然感到开阔通达,形容一下子明白通晓了某个道理。

 65、火中取栗:比喻冒了风险替别人出力,自己吃了苦头却一无所获。

 66、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片羽:一片毛。

 67、佶屈聱牙: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佶屈:曲折;聱牙:不顺口。

 68、胶柱鼓瑟:比喻思想,做事等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69、矫揉造作:装腔作势,故意做作,很不自然。

 70、尽善尽美:形容事物完美无缺。

 71、惊弓之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动静就害怕。

 72、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73、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敬互爱。

 74、空空如也:指空空的什么也没有。

 75、空穴来风: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76、劳燕分飞:比喻别离。(多用于夫妻)

 77、老气横秋:形容人没有朝气或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

 78、力透纸背: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79、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80、淋漓尽致:形容事情做得十分畅快或文章、说话表达得充分、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81、马革裹尸: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形容英勇杀敌,战疆场的 无畏气概。

 82、美轮美奂:指房屋高大美丽。

 83、面面相觑: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84、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黄花:菊花。

 85、明珠暗投:怀才不遇或好人误入歧途,泛指好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86、冥顽不灵:冥顽:愚蠢顽固。灵:聪明。形容愚昧无知。

 87、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全牛:整个一头牛。

 88、沐猴而冠: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89、泥牛入海:泥塑的牛进了大海。比喻一去不复返。

 90、藕断丝连:比喻表面上断绝了关系,实际上双方或一方对另一方在感情上仍有牵连。

 91、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92、蓬荜生辉: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

 93、披沙拣金:排除沙子,选取黄金。比喻精挑细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94、萍水相逢: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95、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96、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夺:胜过。

 97、穷兵黩武: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穷:竭尽;黩:随便,任意。

 98、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 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99、屈尊下顾:降低身份俯就。

 100、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101、犬牙交错: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

 102、日薄西山: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亡。

 103、如坐春风: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长辈或良师的恳切教诲。

 104、入木三分: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105、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106、上行下效 :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含贬义。

 107、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不惜舍弃生命,去寻求佛法。后比喻真理而不牺牲自己的生命。

 108、甚嚣尘土: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喧嚣一时。

 109、生灵涂炭: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若的境地。

 语文高考常考的四字词语集锦三

 110、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等。

 111、声色犬马:形容寻欢作乐,荒*无耻的生活方式。

 112、拾人牙慧:比喻袭用别人的陈言,而没有自己的创见。

 113、始作俑者: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114、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115、顺理成章:原指写作遵循事理,自成章法。后多用来指说话、做事合乎情理。

 116、丝丝入扣:比喻做得十分细致,有条不紊,一一合拍。

 117、有余辜:形容罪恶极大,即使处也抵偿不了。

 118、泰然自若:遇到非常情况时,所保持沉着,镇定。

 119、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120、万马齐喑:比喻局面沉闷,人们都沉默着。

 121、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122、未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123、蔚为大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124、无独有偶:不只一个,还有配对的。

 125、无可适从:适:到,往。从:听从,跟随。不知跟从谁好。比喻不知怎么办才好。

 126、无人问津:没有人来打听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索尝试或过问。

 127、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做。

 128、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129、洗心革面:指清除坏思想。

 130、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131、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132、销魂勾魄:形容受到吸引、刺激而心神、情绪失去控制。

 133、薪尽火传:比喻通过师生传授,使学问技艺得以一代代承传。

 134、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有时也用为表示自己字或文章写得不好的自谦的话。

 135、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136、虚与委蛇:指假装殷勤,敷衍应酬。

 137、煊赫一时:煊赫:声威盛大的样子。名气、威势在一个时期内很显盛。

 138、雪泥鸿爪: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139、寻章摘句:摘取文章中的词句。多指读书,写作侧重推敲词句,不深究义理。

 140、言简意赅:形容简明扼要。

 141、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42、洋洋大观:形容数量大,种类多,非常可观。

 143、洋洋洒洒:形容讲话、写文章篇幅长,语句流畅。

 144、养尊处优:处于尊贵的地位,过着优裕的生活。

 145、要言不烦:说话,行文简明扼要,不烦琐。

 146、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147、一团和气:态度温和,没有原则。

 148、一衣带水:水面像一条衣带那样窄。形容一水之隔,往来方便。

 149、因人成事 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150、引而不发:比喻做好准备,待机行事;或故作姿势,虚张声势。

 151、蝇头微利:形容微不足道的小利。

 152、游刃有余:比喻做事轻车熟路,解决困难问题轻松利索。

 153、芸芸众生:指一群普普通同的人。

 154、掌上明珠:指极受父母疼爱的孩子,特别是女儿。

 155、振聋发聩:比喻对人的影响或启发很大,即使糊涂麻木的人也会清醒过来。

 156、纸上谈兵:比喻空谈书本知识,不解决实际问题。

 157、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炽盛,权势显赫。多含贬义。

 158、众口铄金:熔化金属;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

 159、珠圆玉润:像珍珠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润滑,形容歌声婉转或文字流畅。

 160、煮豆燃萁:比喻弟兄骨肉相残,也指内部一方受另一方的迫害。

 161、擢发难数:拨下头发来数也难以数清。形容罪行极多,无法计数。

 162、锱铢必较:一点一滴都计较。

 163、罪不容诛:罪恶极大,处都不能抵偿。

 164、坐而论道: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

庄子寓言

朝三暮四 邯郸学步 东施效颦 越俎代庖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朝三暮四 邯郸学步 东施效颦 越俎代庖 涸辙之鲋、匠石运斤、不龟手之药 .

1.惠子相梁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宁做自由之龟

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庄子˙山木第廿》

庄子行於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旡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於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先生将何处?」

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庄子的50则寓言

1.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2.列子御风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3.朝三暮四

狙公赋予,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4.庄周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5.庖丁解牛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砉然响然,奏刀马砉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谷阝,导大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车瓜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讠桀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而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6.秦失吊丧

老聃,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7.螳臂当车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

8.楚狂接舆

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谷阝曲,无伤吾足。”

9.叔山无趾

鲁有兀者叔山无趾,踵见仲尼。仲尼曰:“子不谨,前既犯患若是矣。虽今来,何及矣!”无趾曰:“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吾是以亡足。今吾来也,犹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务全之也。夫天无不覆,地无不载,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孔子曰:“丘则陋矣!夫子胡不入乎?请讲以所闻。”无趾出。孔子曰:“弟子勉之!夫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而况全德之人乎!”

10.人故无情

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

11.相濡以沫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囗句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12.颜回坐忘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13.神巫季咸

郑有神巫曰季咸,知人之生、存亡、祸福、寿夭,期以岁月旬日若神。郑人见之,皆弃而走。列子见之而心醉,归,以告壶子,曰:“始吾以夫子之道为至矣,则又有至焉者矣。”壶子曰:“吾与汝既其文,未既其实。而固得道与?众雌而无雄,而又奚卵焉!而以道与世亢,必信,夫故使人得而相汝。尝试与来,以予示之。”

14.浑沌开窍

南海之帝为倏,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

15.臧谷亡羊

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16.伯夷盗跖

伯夷名于首阳之下,盗跖利于东陵之上。二人者,所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奚必伯夷之是而盗跖之非乎?

17.伯乐治马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齿乞草饮水,翘足而陆,此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皂栈,马之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夹之威,而马之者已过半矣!陶者曰:“我善治埴。” 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钩绳哉!然且世世称之曰:“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

18.盗亦有道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

19.黄帝遗珠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口契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20.轮扁斫轮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写出用故事说明道理的成语 起码30个

用故事说明道理的成语:

完璧归赵、负荆请罪、 南辕北辙、指鹿为马、草木皆兵、按图索骥、后来居上、邯郸学步、守株待兔、如火如荼、望梅止渴、探骊得珠、望洋兴叹、掩耳盗铃、请君入瓮、唇亡齿寒、闻鸡起舞、指鹿为马、鸡鸣狗盗、势如破竹、枕戈待旦、抱薪救火、梁上君子、脱颖而出、嗟来之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精卫填海、对牛弹琴、杯弓蛇影、画龙点晴、揠苗助长、抛砖引玉、围魏救赵、井底之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