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才高八斗最初是形容哪位历史人物

2.才高八斗最初是对谁的评价

3.才高八斗是谁来形容谁的?

才高八斗最初是形容哪位历史人物

才高八斗形容的人是谁-才高八斗形容的是谁

才高八斗最初是形容曹植,曹子建。

三国时期的曹植。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章的原话为: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这个曹子建就是我们熟知的曹植。三国时期,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文学才华都很高,曹子建就是曹植。他说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呢自己得了一斗,天下其他人共分剩下的一斗。他虽然把曹子建抬举到如此的地步,但是同时也把自己到抬高了,到了一个非常狂妄的境地。

从此这个才高八斗就慢慢流传下来,成为一句成语形容人们文采非常的好,才华达到一定高度,和学富五车等成语经常一起使用。

曹植的个人经历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县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个儿子。曹植自小非常聪慧,十岁时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先秦两汉辞赋,诸子百家也曾广泛涉猎,他思路快捷,谈锋健锐,进见曹操时每被提问常常应声而对,脱口成章。

建安十六年,刚行冠礼的曹植暂时告别了宴饮游乐、吟诗作赋的生活,慨然请缨,随父西征。建安二十二年,曹植酒后坐着马车擅闯司马门,因此事而日渐失去曹操的信任和宠爱。太和六年,曹植在忧郁中病逝,时年41岁。

才高八斗最初是对谁的评价

才高八斗最初是对曹植的评价。

才高八斗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才华非常出众,就像堆起来的八斗粮食一样高。这个成语的来源与曹植有关,传说曹植在年轻的时候,曹操曾经看过他的文学作品,赞叹不已,说他的才华可以比得上天下有八斗之才的人。从此,才高八斗就成为形容一个人才华出众的成语。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才华横溢,诗文优美,被誉为建安之杰。他的作品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后人广为传颂。曹植少年早慧,年十岁余,便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亦能文,援笔立成,深受曹操宠爱,几欲立为太子,终因任性而行,饮酒无度失宠。

文艺成就

曹植的创作以220年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后期的诗歌则主要表达由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他的诗歌,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

曹植的诗又有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曹植的作品收录在《曹子建集》中,共10卷,收录了曹植的诗文辞赋。其中收录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一半以上为乐府诗体,其代表作有《七哀诗》、《白马篇》、《赠白马王彪》、《门有万里客》等。其中《洛神赋》写洛川女神的仙姿美态,是文苑奇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曹植

才高八斗是谁来形容谁的?

才高八斗是谢灵运来形容曹植的。

才高八斗的称谓最先来自于曹植,是山水诗人谢灵运对他的评价“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意思:古代重量单位十斗为一石,谢灵运表示,如果天下的才华有一石那么重,曹植一个人就能占八斗,我占一斗,古往今来其他所有人加一起分剩下那一斗。

谢灵运也是山水诗的大家,文学地位也是非常高的他确认为曹植的才华八倍于他,可见,他对曹植敬仰到了一定程度。

曹植的诗文特点

曹植的散文很有特点,气势雄健,感情充沛,文采斐然,代表作有《求自试表》曹植的诗成就更高,钟嵘的诗品评价他“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架溢今古,卓而不群”他是我国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诗人,为五言诗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称为“建安之杰”代表作有《赠白马王彪》《七哀诗》《白马篇》。

他的诗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他的父亲曹操在时,他过的是优游的贵公子生活,潇洒自如,此时他的诗歌雄浑,充满青年踌躇满志的激昂,在抒写志向与抱负的同时,也常常弥漫着战乱环境所赋予的悲凉慷慨和人生无常的叹息。后期曹操去世,曹丕登基,曹植备受打击,过的是形同囚禁和监视的生活,此时的诗多是表现自己壮志难酬,备受压抑的郁愤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