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寸不烂之舌的典故

2.掉开头的成语

三寸不烂之舌的典故

掉三寸舌打一数字-掉三寸舌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成语,大家肯定都不成语吧,借助成语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以下是我整理的三寸不烂之舌的典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注音

 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

 成语故事

 汉高祖刘邦的`得力谋士张良,精通兵法,很有谋略,能言善辩。他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帮助刘邦建立西汉政权。刘邦称帝之后,想封张良为“留侯”,张良想出家当道士说:“我凭着自己的三寸舌,报了秦国灭韩国之仇,我心满意足了”。

 出处

 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解释

 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用法

 作宾语;比喻能说会道,善于应付的嘴

 相近词

 三寸之舌

 成语例句

 最后也是凭籍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得龙颜大悦,不但保护了自己,也开脱了公主、驸马和太医胡植的罪。

 对!你是血口喷人,凭着两行伶俐之齿,三寸不烂之舌,四处招谣撞骗,一贯武断专横,而且六言不通,真是岂有此理,八面玲珑,狡猾多变,你是地道的酒囊饭袋,一个不折不扣神气十足的糊涂虫。

 试想,如果徐福只凭一个红湖呆士的三寸不烂之舌,能骗得了这么个人物?秦始皇对他却深信不疑。

 典故典故1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土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昌。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土。’遂以为上客。”这就是著名的毛遂自荐成功归来后受到平原君称赞的场景。

 典故典故2

 《史记·张仪列传》:张仪被楚相“掠笞数百”,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否?”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日:“足矣。”张仪回答幽默风趣,寥寥数笔就刻画出张仪坚定不移的意志。同时也说明,只靠三寸不烂之舌去游说列国就足够了。

 典故典故3

 在《汉书》中,范阳辩士蒯通说信曰:“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将军将数万众,岁余乃下赵五十余,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另外在《三国演义》中有“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水浒传》第十五回“小生必须自去那里,凭三寸不烂之舌,说他们入伙”等句子。

掉开头的成语

掉开头的成语有:掉嘴弄舌、掉头不顾、掉三寸舌、掉臂不顾、掉头鼠窜、掉舌鼓唇、掉以轻心。

掉嘴弄舌:

掉嘴弄舌,汉语成语,拼音是diào zuǐ nòng shé,作谓语、定语、宾语;意思是指吵嘴。出自明·天然智叟《石头点》。

掉头不顾:

掉头不顾,汉语成语,拼音是diào tóu bù gù,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态度,意思是形容毫无眷顾,态度坚决。出自《沁园春·寄辛丞旨,时承旨招,不赴》。

掉三寸舌:

掉三寸舌,汉语成语,读音是diào sān cùn shé,意思是多指进行游说,掉:摆动,摇。玩弄口舌。多指进行游说。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掉臂不顾:

掉臂不顾,汉语成语,拼音是diào bì bù gù,意思是摆动着手臂,头也不回。掉:摆动。摆动着手臂,头也不回。形容毫无眷顾,形容毫无眷顾。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

掉头鼠窜:

掉头鼠窜,汉语成语,拼音是diào tóu shǔ cuàn,意思是形容狼狈逃窜。出自明·许自昌《水浒记·纵骑》。近义词:抱头鼠窜。

成语介绍:

成语(拼音:chéng yǔ,英文:idiom)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