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王国冰守技能-大旱望云霓故事
1.五字的故事
2.水浒传第53回读后感
3.类似5字的成语典故等
4.学写诗||《声律启蒙》之上卷·八齐(上)
5.龙的说法最早起源什么国家?
五字的故事
庐山真面目 学而时习之 一去不复返 十八般武艺 坐山观虎斗 小巫见大巫 一言以蔽之 依样画葫芦 疑心生暗鬼 物不平则鸣 周瑜打黄盖 捉将官里去 自以为得计 养虎自遗患 桃李遍天下 无敌于天下 温良恭俭让 桃李满天下 无立锥之地 学而优则仕 图穷匕首见 日近长安远 售胝足之药 秋风扫落叶 骑鹤上扬州 一饭三遗矢 鸣鼓而攻之 铁棒磨成针 疾风知劲草 杯酒释兵权 人生如风灯 不吃烟火食 覆巢无完卵 顾头不顾尾 小鹿触心头 苛政猛于虎 旱魃拜夜叉 民以食为天 二桃杀三士 瓜皮搭李树 狗咬吕洞宾 后来者居上 恨铁不成钢 马上得天下 河东狮子吼 疾风扫落叶 花无百日红 人不可貌相 老大徒伤悲 一饭三吐哺 盲人骑瞎马 蚍蜉撼大树 树倒猢狲散 二卵弃干城 急则抱佛脚 急来抱佛脚 人老心不老 天子无戏言 床头捉刀人 复巢无完卵 一沐三捉发 三年不窥园 大旱望云霓 十二道金牌 贪多嚼不烂 大事不糊涂 三思而后行 不眨眼 薰莸不同器 照葫芦画瓢 欲速则不达 千里送鹅毛 蒹葭倚玉树 疾风扫秋叶 顾前不顾后临时抱佛脚 摸不着头脑 贵人多忘事 礼轻情意重 墙倒众人推 天高皇帝远 铁杵磨成针 快刀斩乱麻 司马昭之心 更上一层楼 一问三不知 朽木不可雕 不打不相识 礼轻人意重
水浒传第53回读后感
读后感
读完之后,我对戴宗和李逵有了新的认识: 戴宗这个人的性格首先是梁山好汉都有的,够义气,好交朋友.为朋友两肋插刀.原来是江州知府蔡九手下的两院节级。但他看透了国家的腐败,并不安于现状,而是主动和梁山的人接触,希望加入梁山.是个有思想,敢想敢干的人.有一定的魄力,这点比宋江强多了.另外戴宗是个很聪明的人,足智多谋.宋江在浔阳楼写下反诗,蔡九令戴宗前去捉拿宋江,戴宗让宋江披头散发,把屎尿泼在身上,装疯以逃过捉拿。另外戴宗会神打,估计还有些道家的思想. 李逵则是一个反抗的典型。他在乡里被称作“铁牛”,多半是忍受不了压榨,才“打人,逃走出来”。在结识宋江前,李逵的这种反抗仅仅是一种原始的、自发的、局限于个人的斗争。在结识宋江后,李逵的反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更自觉了。李逵盼望造反,如大旱之望云霓。当宋江因为醉后吟了反诗而出事的时候,戴宗和宋江都认为是了不得的大祸,李逵却认为:“吟了反诗打什么要紧”!柴进的叔叔柴皇城被高俅叔伯兄弟高廉的妻舅殷天锡欺侮,柴进认为有先朝丹书铁券保护,满可以同他按条例打官司,李逵却根本不信这一套“条例”,“条例”,若还依得,天下不乱了!我只是前打后商量!虽然是显得天真幼稚,但是,他确实比较看得透,行动也来得很坚决。在这一点上,李逵同三阮、石秀、二解他们都有共同之处。但是他那种热烈的主动性更突出。劫法场成功,宋江建议大家上梁山泊投晁盖哥哥。没待宋江讲完,李逵跳起来叫道:“都去,都去,但有不去的,吃我一鸟斧,砍做两截便罢!“不准别人上梁山,宋江跪着求人们上梁山,唯独李逵,却挥着斧头“逼”人上梁山。李逵在这里我们并不看作是动蛮;他只是觉得,这样好的事,干吗还得让人求,岂不是敬酒不吃吃罚酒?正如他不理解什么叫做粗鲁,在他眼里,王法不值半文钱。皇帝既然也姓宋,可以轮流做的。
《水浒》中花了大量的笔墨,充满热情的歌颂了李逵无比坚决的反抗精神。才上梁山,他就提出了打倒皇帝的口号。在梁山泊数他对皇帝的斗争最坚决。“扯诏谤徽宗,痛骂皇帝的是他;破辽无功提出,再上梁上泊去的是他;喝了药酒仍然大叫“反了罢”的还是他。这种反抗的坚决性,使得李逵成为一个英勇无比、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
对敌人的强烈仇恨相对,李逵对劳动人民,对弱者对伙伴却充满同情,一往情深,义无反顾。为了伏待好因吟反诗而坐牢的宋江,戴宗要他别因喝酒误事,他马上断了酒。戴宗的计谋被识破,为了抢救给绑赴法场动斩的宋江、戴宗,梁山泊的好汉们齐集江前,正要动手,突然“十字路口茶坊楼上,一个彪形黑大汉,脱得赤条条的,两只手握两把板斧,大吼一声,却似半天起个霹雳……那里拦得住?”假如没有梁山泊好汉们的接应,李逵无疑也会象搭救卢俊义的石秀那样,终于落得个束手被擒的下场。小说没有描写自从戴宗出事之后这六天来李逵做了什么;但是,从他的行动我们可以看得出:这个在精细方面远不如石秀的李逵,这六天里一方面急得象热锅里的蚂蚁;一方面却也在冥冥若想,找寻对策,所以他的攻击目标才是那样明确,那样击中要害。当时,去营救宋江、戴宗的,总共有三支队伍。一支是以晁盖为首的梁山泊好汉,共有百人出头;一支是以张顺为首的浔阳好汉,也有五十来人;第三支就是李逵,只有一人。但是,在整个劫法场战斗中,却又数他“出力最多”,有如百万雄师。打救柴进,同情李鬼,也同样显出李逵的这种对劳动人民、对同伴一往情深的优秀品质。
总的来说,李逵是一个“路见不平,好打强汉”的英雄。李逵是一个“富贵不能*,贫溅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英雄。几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李逵这种优秀品质所感动。
类似5字的成语典故等
爱之欲其生 八九不离十 八字没一撇 板板六十四 版版六十四
邦以民为本 饱暖生*欲 饱暖思*欲 卑卑不足道 杯酒释兵权
冰炭不同炉 冰炭不同器 冰炭不相容 兵败如山倒 病急乱投医
不吃烟火食 不打不相识 不能赞一词 不能赞一辞 不期然而然
不幸而言中 不以辞害志 不以人废言 不知者不罪 布袋里老鸦
步步生莲花 吃力不讨好 吃粮不管事 吃软不吃硬 吃硬不吃软
船多不碍路 吹胡子瞪眼 春秋无义战 此风不可长 打蛇打七寸
打鸭惊鸳鸯 打鸭子上架 大旱望云霓 大事不糊涂 大眼望小眼
单丝不成线 东风吹马耳 东风射马耳 东西南北客 东西南北人
读书破万卷 独木不成林 蠹啄剖梁柱 恶虎不食子 恶事行千里
二桃杀三士 二一添作五 法不传六耳 防患于未然 防祸于未然
蜉蝣撼大树 富贵逼人来 富贵不能* 覆巢无完卵 赶鸭子上架
高义薄云天 隔山买老牛 隔行如隔山 更上一层楼 功到自然成
狗咬吕洞宾 顾前不顾后 顾头不顾尾 瓜皮搭李树 观今宜鉴古
贵人多忘事 汉贼不两立 何乐而不为 河东狮子吼 河水不洗船
黑漆皮灯笼 恨铁不成钢 后来者居上 后浪催前浪 后浪推前浪
猢狲入布袋 换汤不换药 鸡烂嘴巴硬 急急如律令 急来报佛脚
疾风扫秋叶 疾风彰劲草 疾风知劲草 夹板医驼子 家书抵万金
尖担两头脱 蒹葭倚玉树 见物不见人 将门无犬子 脚踏两只船
紧行无好步 九牛拉不转 久旱逢甘雨 旧瓶装新酒 救民于水火
攫金不见人 开弓不放箭 开口见喉咙 开门七件事 慷他人之慨
糠菜半年粮 苛政猛于虎 可望不可即 空口说白话 快刀斩乱麻
快刀斩乱丝 来世不可待 冷锅里爆豆 篱牢犬不入 礼轻情意重
礼轻人意重 鲤鱼跳龙门 两雄不并立 烈火见真金 临时抱佛脚
六耳不同谋 漏瓮沃焦釜 庐山真面目 鹿不择荫 鹿不择音
马上得天下 瞒上不瞒下 盲人骑瞎马 猕猴骑土牛 民以食为天
名师出高徒 明鼓而攻之 鸣鼓而攻之 摸不着头脑 抹一鼻子灰
难于上青天 泥菩萨过江 鲇鱼上竹竿 鲇鱼缘竹竿 驽马恋栈豆
女大不中留 女大十八变 盘古开天地 皮笑肉不笑 平地起孤丁
平地一声雷 破鼓乱人捶 骐骥困盐车 骑曹不记马 骑鹤上维扬
骑鹤上扬州 骑鹤望扬州 骑驴风雪中 骑驴吟灞上 骑牛读汉书
骑上扬州鹤 弃之如敝屐 千里寄鹅毛 千里送鹅毛 墙倒众人推
擒贼先擒王 轻尘栖弱草 清水无大鱼 蜻蜓撼石柱 秋风扫落叶
求马于唐市 求马于唐肆 全国一盘棋 群起而攻之 热锅上蝼蚁
热锅上蚂蚁 人不可貌相 人间重晚晴 人生路不熟 人生面不熟
人生如朝露 人心隔肚皮 日近长安远 日久见人心 乳犊不怕虎
瑞雪兆丰年 三百六十行 三夫成市虎 三思而后行 三下五除二
不见血 不眨眼 山高皇帝远 山锐则不高 山陬海噬?
射人先射马 身后识方干 胜读十年书 狮子大开口 湿肉伴干柴
十八般兵器 十八般武艺 十八层地狱 十年九不遇 十万八千里
时势造英雄 始愿不及此 世上无难事 事后诸葛亮 事急无君子
事无三不成 树倒猢孙散 树倒猢狲散 双斧伐孤树 水火不兼容
水火不相容 司马牛之叹 司马昭之心 四海皆兄弟 送佛送到西
岁寒知松柏 损人不利己 他乡遇故知 塔尖上功德 贪多嚼不烂
摊书傲百城 摊书拥百城 谈笑有鸿儒 桃李遍天下 桃李满天下
替古人担忧 替古人耽忧 天高皇帝远 天字第一号 铁棒磨成针
铁杵磨成针 图穷匕首见 温良恭俭让 稳坐钓鱼船 无敌于天下
无毒不丈夫 无风不起浪 无风三尺浪 无佛处称尊 无官一身轻
无何有之乡 无可无不可 无立锥之地 无巧不成话 无巧不成书
无容身之地 无所措手足 无所错手足 无所施其伎 无所施其技
无盐不解淡 无用武之地 吾家千里驹 梧桐一叶落 五月粜新谷
物以希为贵 物以稀为贵 习惯成自然 先下手为强 象煞有介事
像煞有介事 小鹿触心头 小巫见大巫 心之官则思 惺惺惜惺惺
行行出状元 朽木不可雕 学而时习之 学而优则仕 熏莸不同器
薰莸不同器 哑子吃黄连 言语妙天下 眼不见为净 养虎自贻灾
养虎自遗患 一百二十行 一棒一条痕 一报还一报 一鼻孔出气
一鞭一条痕 一锤子买卖 一饭三吐哺 一棍子打 一举手之劳
一去不复返 一身都是胆 一身而二任 一退六二五 一碗水端平
一问三不知 一物降一物 一言以蔽之 一渊不两蛟 一字长蛇阵
依本画葫芦 依葫芦画瓢 依样画葫芦 疑心生暗鬼 银样蜡枪头
银样镴枪头 油干灯草尽 有鼻子有眼 有天没日头 右传之八章
郁郁不得志 欲得而甘心 欲速则不达 渊源有自来 毡袜裹脚靴
照葫芦画瓢 针尖对麦芒 真金不怕火 真人不露相 知子莫若父
着三不着两 自食其恶果 自以为得计 嘴尖舌头快 坐山观虎斗
学写诗||《声律启蒙》之上卷·八齐(上)
《声律启蒙》之上卷·八齐的第一段,最喜欢最后一句,对仗工整,意境绚美。
[译文]
岩石和山峰相对,山涧和溪流相对。远处的河岸和危险的河堤相对,鹤腿长和凫?豆相对,水面的大雁和山中的野鸡相对。星星环绕北极星,月亮向西落,汉武帝造玉盘承接甘露和百姓盼望成汤就像大旱望云霓一样相对。周武王伐纣之后,将战马散放华山之南,放牛于桃林之野,以示天下太平。相传一匹良马拖着盐车上虞坂的时候,望着伯乐嘶鸣,它知道只有伯乐了解自己。汉朝疏广、疏受叔侄二人明达而辞去官职,商朝伯夷、叔齐兄弟俩互相推让国君的位置。三月春色浓郁,芍药丛中蝴蝶翩翩起舞,五更天将亮时,海棠树上杜鹃啼叫。
[注释]
蛐(音xiù):山洞。也可指峰峦或山谷。
危堤:高堤。危,高。
鹤长:仙鹤的脖子长。凫短:野鸭的脖子短。
星拱北:群星都环绕着北斗星。拱,拱卫、环绕。流:向下运动、向下滑行。
“汉露对汤霓”:这句中含有两个典故。“汉露”是说汉武帝之事。武帝迷信神仙之说,在宫内修建承露盘以承接天上降下来的甘露,用它来调玉屑,希望喝了能够长生不老。《三辅故事》说,建章宫的承露盘“高二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汤霓”的典故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夏桀王十分暴虐,天下的百姓都盼望商汤王来解救自己,就像大旱的时候盼望大雨之后的彩虹一样。霓,雨后出现的附于虹旁边的副虹,其成因与虹相同,但是颜色排列的次序相反。此处是泛指虹。
桃林牛已放:出自《尚书·武成》,周武王灭商以后,将战马放归华山的南边,将运输辎重的牛放归桃林之野,表示不再用它们打仗了。
虞坂马长嘶:见于《战国策·楚四》,千里马在其晚年拖着盐车上太行山,上坡中途已无力再前进,见着伯乐,仰天长嘶。虞坂,地名。
叔侄去官闻广受:出自《汉书·疏广传》。汉代的疏广和其侄疏受都在朝廷任职,一为太子太傅,一为少傅,官高位尊。疏广对疏受说:知道满足就能不受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能避免危险,功成身退是最符合自然规律的。于是两叔侄同时辞官归乡。古人将他们看成明哲保身的典范。去,离开。
弟兄让国有夷齐:出自《孟子·万章下》。夷齐指伯夷和叔齐,是商代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孤竹君临遗命将君位传给小儿子叔齐,孤竹君后,叔齐要将君位让给哥哥伯夷。伯夷不接受,叔齐也不愿即位为君,于是一起逃到周地隐居。古人将他们看成道德高尚的典范。
龙的说法最早起源什么国家?
从本世纪初到现在,面世的有关龙的起源和本质的论著、论文已超过百余种,观点五花八门,莫衷一是。简单介绍一下
神异动物说
这是以《辞源》和《辞海》为代表的最普遍的一种观点。前者说“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后者说“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相近的说法还有:“龙是具有很多神性、很神秘的动物神”,“是中国古人幻想出来的动物,”(朱天顺)“龙是出现于中国文化中的一种长身、大口、大多数有角和足的具有莫测变化的世间所没有的神性动物,”(刘志雄、杨静荣)
“神异动物”是以“动物神异”为基础的,前者来源于后者,那么,是哪些动物通过“神异”而变成“龙”了呢?这一点,《辞源》和《辞海》没有讲清楚,学者们的探讨则多种多样。且看:
爬行动物
卫聚贤说“龙即鳄鱼”;王明达说“龙形象的基调是鳄”;祁庆福认为龙“其实就是鳄鱼的最早称呼”;王大有认为“中国最原始的龙是湾鳄、扬子鳄”;唐兰说龙“像蜥蜴戴角的形状”;何新说龙“是古人眼中鳄鱼和蜥蜴类动物的大共名”。
徐乃湘、崔岩峋认为“龙是以蛇为基础的”;李埏说“龙是蛇变成的”,是古人“以蛇为蓝本,依照蛇的形状和特征,再附加某些想象而塑造出来的”;刘敦愿认为“最早的龙就是有脚蛇,以角表示其神异性”;何星亮提出“龙的基形为蛇,而蛇类中最接近龙的是蟒蛇”,因此可以说“龙的原形为蟒蛇”。
哺乳动物
刘城淮说“在蛇类和蜥蜴类之外,龙还有一个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那便是马类”;他进而指出“充任龙的模特儿之一的马,最初不是一般的陆马,而是河马”,李埏认为“龙的首角是古人摹拟牛头而塑造出来的”:”我们现在还常说‘牛鬼蛇神’,看来,龙就是二者的结合”。孙守道等提出“龙首源于猪首”。
物候参照动物
陈绶祥认为,龙身是“扭动的虫形”,龙角是先民“测定时间的工具--表”。“在广大的范围中,人们选择不同的物候参照动物,因此江汉流域的鼋类、鳄类,黄河中上游的虫类、蛙类、鱼类,黄河中下游的鸟类、畜类等等都有可能成为较为固定的物候历法之参照动物……后来,这些关系演化成观念集中在特定的形象身上,便形成了龙。”
图腾合并说
此说以闻一多在《伏羲考》中的观点为代表。闻氏认为,龙“是一种图腾,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何星亮亦认为,“龙原是一种图腾,但它又与其他图腾有区别。它最初可能是一个部落的图腾,后来演变为超部落、越民族的神,成为中华民族共同敬奉的、延续时间最长的图腾神。”
天象树神说
何新曾认为“龙的真相和实体是云”,“龙就是云神的生命格”;“最初的龙形不过是抽象的旋卷状的云纹。而后来逐渐趋于具体化、生物化,并且展开而接近于现实生物界中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形象。”朱大顺指出,“幻想龙这一动物神的契机或起点,可能不是因为古人看到了与龙相类似的动物,而是看到天空中闪电的现象引起的。因为,如果把闪电作为基础来把它幻想成一种动物的话,它很容易被幻想是一条细长的、有四个脚的动物。”赵天吏认为雷电龙“三位一体”,龙就是雷电的形象。
胡昌健说,“龙的原型来自春天的自然景观--蛰雷闪电的勾曲之状、蠢动的冬虫、勾曲萌生的草木、三月始现的雨后彩虹,等等……其中虹是龙的最直接的原型,因为虹有美丽、具体的可视形象。”
尹荣方的看法别致一些,他认为,“中国人传说中的龙,原是树神的化身。中国人对龙的崇拜,是树神崇拜的曲折反映,龙是树神,是植物之神。龙的原型是四季常青的松、柏(主要是松)一类乔木。”“松、龙不仅在外部形象上惊人地相似,而且龙的其他属性,与松也同样惊人地相似。”
恐龙遗记说
叶玉森、徐知白及美国学者海斯等主张龙的观念应是远古先民对于巨大的爬行动物恐龙的记忆,或主张先民因对恐龙的恐惧而产生龙崇拜,王大有说,“龙,被古人公认为最原始的祖型,可能还是恐龙。古人以具有四足、细颈、长尾,类蛇、牛、虎头的爬行动物为龙,这可能是古人当时见到并描绘下来的某种恐龙形象……或许古人见到的龙,真的就是恐龙,后来它们渐渐见不到了,才把它的同类海鳄、湾鳄或扬子鳄与其视为一类,加以崇拜。”
外邦传入说
章鸿钊认为中国的龙就是西方文化中的毒龙,约在黄帝时期传人中土,英国学者史密斯认为世界上的各大文明皆有龙,而且所有的龙都出于同一个文化发源地--巴比伦,中国的龙同样也是巴比伦古龙的后裔。
模糊集合说
对于龙的起源和本质,庞进提出了“模糊集合说”,即认为龙是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等动物,和云雾、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中国龙起源于距今八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是原始先民对身外异己力量模糊崇拜的产物,是以现实生物和自然天象为基础,贯穿着、体现着模糊思维的艺术创造。
评述
作为古生物的恐龙,灭绝于距今七千万年左右的中生代,最早的猿人生活于三百万年以前的更新世,中间相差了六千多万年,因此,猿人是不可能看到恐龙的,也就更谈不上对恐龙的记忆和恐惧,显然,龙为恐龙遗记说,是站不往脚的。
章鸿钊是中国文化西来说的主张者,其观点仅仅是一种理论假设。西方文化中的毒龙和中国文化中的神龙在与水的关系上有相似之处,但总体上差异很大,史密斯的说法缘于他的极端传播论,即坚持认为世界文化发源于埃及和巴比伦,两人的观点都产生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中外学者对文化现象研究的深入,中国文化西来说和极端传播论都失去了市场,龙为外邦传人说也就为学术界所不取了。
对龙为图腾合并说也有比较大的争议,否定的观点认为,“迄今为止,考古学,历史学均无可信资料证明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强大的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至于兼并与融合其他以马,狗、鱼、鸟、鹿为图腾的氏族部落的说法更是完全出于臆想。”(刘志雄、杨静荣)学者们还指出,将中国古文物上出现的动物造型或纹饰视作图腾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考古学中的某一类型文化与社会学中某一氏族部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还有的学者从图腾文化的基本特征提出悖论,如:几乎所有图腾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具体的生物或无生物,而龙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神物”;图腾是氏族群体成员崇敬的对象,是不得损害、毁伤或的,而在中国的古代典籍和神话传说中,不乏贬龙、辱龙、斗龙、斩龙的载述。
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离今天的时间不会少于八千年。这个时期,原始先民已不单纯地、被动地依靠上天的赏赐了,他们把猎获的野马野牛野猪等等畜养起来;也不单单吃那些是采拾得来的野果了,而是有选择地种植谷物以求收获。他们能够熟练地取火用火,学会了用木头搭简单的房子,开始磨制石器、骨器,手工制作陶器,逐渐定居下来,从事生产活动了。生产活动使人们同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宽泛,自然界作为人之外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撞击也越来越大。
为什么鱼类穿游不居,湾鳄声形俱厉,蛇类阴森恐怖,蜥蜴形色怪异?为什么云团滚滚,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大雨倾盆?为什么海浪翻卷,虹贯长空,泥石流咆哮而下,吞吃人畜,所向披靡?……这些动物的行为和变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对古人来说,是无法科学解释的。
他们模糊地猜测到,应当有那么一个力大无穷的,与“水”相关的“神物”主宰着指挥着操纵着管理着这些动物和天象,像一个氏族必有一个头领那样;或者说,这些动物和自然天象是这个“神物”的品性体现,像人要说话,要呼叫,要吃喝拉撒睡,要嘻笑怒骂一样。
龙,作为一种崇拜现象,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理解”,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开始了它的“模糊集合”。
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龙形堆塑”,为我们的“时间定位”提供着证据。查海遗址属“前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8000年。“龙形堆塑”位于这个原始村落遗址的中心广场内,由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堆塑而成。龙全长近20米,宽近两米,扬首张口,弯腰弓背,尾部若隐若现。这条石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有文章称,山西省吉县柿子滩石崖上有一幅距今达一万年的鱼尾鹿龙岩画,当是龙的最早的雏形。这幅岩画未见发表,其面目如何,还不得而知。)接下来还有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出土的距今达七八千年的陶器龙纹,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距今达七千年的彩陶细颈瓶龙纹,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蚌塑龙纹等。
龙的模糊集合过程的起点在新石器时代,经过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长足发展,到秦汉时便基本成形了。这个“基本”有两个意思,一是说构成龙的框架、要素、样式,秦汉时都基本具备了;二是说龙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纳新的系统,它并不满足秦汉时的基本成形,之后的历朝历代,直到今天,还都在不断地加减、变衍和发展。
龙的图腾形象自商代形成后,随着悠悠岁月的流转,其形象也在变化和发展,政治的兴衰、朝代的更替、人世的沧桑,历史的一流一脉都在龙的形象塑造上刻下了或深或浅的痕迹,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在商代,龙被作为一种形态怪异的神兽。它那令人可怖的、幻想的形象给人强烈的神密感和一种狞厉的美,显示出龙有超越世间的神的权威。商代的龙主要铸造刻饰在青铜礼器上,线条错落凸突,深沉雄健,再加上青铜礼器那厚重沉稳的造型,使龙有一种巨大的威慑力,折射出一种无以言表的宗教理念。
商王朝在公元前11世纪被周王朝取代。周人的原始宗教中,人文的色彩较为浓烈,这是因为周伐商并推翻商王朝的理由是商王朝无德害民,周人是代表天来对商进行惩罚。因周人有“德”,得以配天,夺取了天下。周人打败商人后,不但夺取了体现商人通天权力(实际上是统治权力)的鼎器,而且在新铸的礼器中,突出了自己的宗教观念。据说周人伐商之时,曾有一巨大的赤色的凤,口衔玉硅(也有记载说是口衔丹书)落在周的社庙,代表上天降瑞应给周,所以在周代的礼器上,凤的形象更为突出,龙的形象趋于弱化,甚至在一些图案中,将凤的冠状物安到了龙的头上,龙的体态少了那种张扬和狞厉,失去了商代龙的摄人气势,变得比较平和,更趋于艺术化与图案化。起源新说
“大旱之望云霓”,中国人对此深有体会,“久旱逢甘雨”更是被中国人列为四大喜事之一。风雨来临,往往先自传来“轰轰隆隆”的隐隐雷鸣之声。生活中的一切几乎都指望雨水的中华先民们,站在播种着全年希望的农田里,守着萎蔫欲枯的禾苗,百无一计,当突然听到北方天际传来隆隆雷声,再看到浓云之中金蛇乱舞,知道甘霖即将到来,一定刻骨铭心,对隆隆之声无限崇敬。
毫无疑问,中国先民们会因此抽象出一个有形(闪电)有声(隆隆)的概念,并用拟声法将之命名为“隆”,年复一年地盼“隆”望“隆”,期盼“隆隆”之声送来甘霖。文字出现以后,先民们又创造出一个“龙”字专门表示这个概念,并读作“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