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马仰秣的故事-六马仰秣是什么动物
1.俞伯牙的故事
2.钟子期和俞伯牙的资料
3.关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俞伯牙的故事
伯牙姓伯,名牙,后世有人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小说中的杜撰。(已考证)
历代文献关于伯牙的记载颇多,最早见于荀况的《劝学》篇:“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音乐演奏的生动美妙。
俞伯牙从小非常聪明,天赋极高,又很喜欢音乐,他拜当时很有名气的琴师成连为老师。
学习了三年,俞伯牙琴艺大长,成了当地有名气的琴师。但是俞伯牙常常感到苦恼, 因为在艺术上还达不到更高的境界。 俞伯牙的老师成连知道了他的心思后,便对他说,我已经把自己的全部技艺都教给了你,而且你学习得很好。至于音乐的感受力、悟性方面,我自己也没学好。我的老师方子春是一代宗师,他琴艺高超,对音乐有独特的感受力。他现住在东海的一个岛上,我带你去拜见他,跟他继续深造,你看好吗?俞伯牙闻听大喜,连声说好!
他们准备了充足的食品,乘船往东海进发。一天,船行至东海的蓬莱山,成连对伯牙说:“你先在蓬莱山稍候,我去接老师,马上就回来。”说完,连成划船离开了。 过了许多天,成连没回来,伯牙很伤心。他抬头望大海,大海波涛汹涌,回首望岛内,山林一片寂静,只有鸟儿在啼鸣,像在唱忧伤的歌。 伯牙不禁触景生情,由感而发,仰天长叹,即兴弹了一首曲子。曲中充满了忧伤之情。从这时起,俞伯牙的琴艺大长。 其实,成连老师是让俞伯牙独自在大自然中寻求一种感受。
俞伯牙身处孤岛,整日与海为伴,与树林飞鸟为伍,感情很自然地发生了变化,陶冶了心灵,真正体会到了艺术的本质,才能创作出真正的传世之作。 后来,俞伯牙成了一代杰出的琴师,但真心能听懂他的曲子的人却不多。
有一次,俞伯牙乘船沿江旅游。船行到一座高山旁时,突然下起了大雨,船停在山 边避雨。伯牙耳听淅沥的雨声,眼望雨打江面的生动景象,琴兴大发。伯牙正弹到兴头上,突然感到琴弦上有异样的颤抖,这是琴师的心灵感应,说明附近有人在听琴。伯牙走出船外,果然看见岸上树林边坐着一个叫钟子期的打柴人。
伯牙把子期请到船上,两人互通了姓名,伯牙说:“我为你弹一首曲子听好吗?”子期立即表示洗耳恭听。伯牙即兴弹了一曲《高山》,子期赞叹道:“多么巍峨的 高山啊!”伯牙又弹了一曲《流水》子期称赞到“多么浩荡的江水啊!”伯牙又 佩服又激动,对子期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声,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于是两个人结拜为生之交。
伯牙与子期约定,待周游完毕要前往他家去 拜访他。 一日,伯牙如约前来子期家拜访他,但是子期已经不幸因病去世了。伯牙闻 听悲痛欲绝,奔到子期墓前为他弹奏了一首充满怀念和悲伤的曲子,然后站立起来,将自己珍贵的琴砸碎于子期的墓前。从此,伯牙与琴绝缘,再也没有弹过琴
在《吕氏春秋》和《列子》中,记载有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一直为后世所传诵。
据《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兮若泰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兮若流水”钟子期,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这个动人的故事: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悼念自己的知音钟子期: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
《琴操》、《乐府解题》记载有伯牙学琴的故事:著名琴家成连先生是伯牙的老师,伯牙跟成连学了三年琴却没有太大的长进。成连说自己只能教弹琴技艺,而其师万子春善移情,便带伯牙去东海找万子春请教移情之法。可伯牙到了东海,并未见到万子春,只看见汹涌的波涛,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鸟,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地说:“先生移我情矣!”于是创作了《水仙操》。
钟子期和俞伯牙的资料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正常关系
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音乐家:高渐离、师旷、俞伯牙、姜夔、李叔同等等。孔子也是其中的一个,他不仅是音乐家,还是音乐理论家。早在两千五百年前,他就提出了素质教育的主张,认为贵族子弟应该学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音乐排在第二位。我们现在说: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音乐作为“美”的一部分,排在倒数第二位。音乐课不过是语数英“有益的补充”罢了。孔夫子临前几天,还给自己唱了一曲丧歌,他这一辈子,一听到《韶》乐,就可以三个月不吃肉。孔子说,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该的流行音乐搞乱了高雅音乐呀!)又说:放郑声,郑声*。(要废除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太过分了)从此,音乐就用二分法分成了高雅音乐和通俗音乐,文雅的说法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阳春》和《白雪》就是上面所说的音乐家师旷的作品。
《列子?汤问》里,“高山流水”典故如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传说俞伯牙真有名为《高山》和《流水》的乐曲传世,但它们超出了人类的智慧,消失在茫茫历史中了。世间本来只有一双耳朵能听懂高山流水,这双耳朵一,高山流水也就没有必要再留下来。《吕氏春秋》把这个故事接下去说:“钟子期,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也。”可惜的是伯牙的琴,要是留到现在,不知道可以拍卖出多少美金……俞伯牙破琴绝弦之前,恐怕在钟子期的坟头再弹奏了一次《高山》《流水》,鼓与明月清风,他又没有记下曲谱,琴破弦绝,也就人散曲终。
《高山》和《流水》无疑是属于雅乐的。“高山流水”这个词语有两个意思,第一是指乐曲的高妙或高妙的乐曲,正相当于阳春白雪。第二是指难得的知音。明?崔时佩《琴心写恨》诗就说:“高山流水千年调,白雪阳春万古情。” 宋玉在《对楚王问》中说:“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是其曲弥高,其和者弥寡......”《阳春》、《白雪》这样的曲子,到了最后,郢中能“属而和”的还有数十人,然而能知高山流水之音的,就只有钟子期一个人。
在冯梦龙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里,俞伯牙来到钟子期的坟头,鼓琴一操,引得旁观者大笑。人们以为音乐就是用来取乐的,我们走在大街小巷里,耳朵里听到的无非是些恋歌,不是暗恋,就是失恋。失恋的歌唱者兴高采烈地唱着:我失恋了啊,我受伤了啊……经过了两千多年,我们不见得有什么长进。俞伯牙口诵短歌:“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作为小说是失败的,小说里的俞伯牙不过是个狗眼看人低的官僚罢了,艺术家是不是都有些狗眼看人低?这首短歌更是失败,直白得跟如今的流行歌曲不相上下,但是它并不影响我提出下面这个问题:
俞伯牙到底是为谁伤心?
俞伯牙是个琴师,别人对牛弹琴,牛照样吃它的草,俞伯牙对马弹琴,六匹马都抬起头来望着他。对牛弹琴和对马弹琴,意义恰恰相反。《荀子?劝学》:“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琴操》里还记载了俞伯牙学琴的经过:伯牙学琴三年不成,成连称要带他去见自己的老师,就把他带到了蓬莱山,成连将伯牙留在山上,自己则乘船而归。伯牙独处山上,“近望无人,但闻海上汩没崩澌之声,山林杳冥,群鸟悲号,伯牙怆然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歌之”。他将听到的声音,看见的景物,融入自己的情怀之中,果然韵律与心神合而为一。伯牙因此悟得琴之妙趣,遂成天下妙手。但是钟子期呢?除了《列子》和《吕氏春秋》的记载之外,就没有更多故事了。他只是一个可怜的配角。
在《俞伯牙摔琴谢知音》里,钟子期是一个樵夫。冯梦龙可能觉得樵夫不可能有那么深厚的音乐素养,因此又让他脱去蓑衣斗笠,变成一个儒生。自俞伯牙离去之后,该儒生还日樵夜读,终于把自己累了。为了考查钟子期,俞伯牙出了个题目:琴是何人所造,抚它有甚好处。钟子期博闻强识,一道名词解释题,当然难不住他。俞伯牙这才用音乐去考查。拿考试术语来说,刚才考的是再现能力,现在考的是理解能力。俞伯牙弹奏高山流水,一方面是要证明自己是乐中圣手,一方面是要考查钟子期。钟子期听琴,也不过要证明自己并不是只记硬背了一些知识,而是拥有一流的的音乐领悟力,并非空生了一双耳朵。一方不是缘情而琴,另一方也不是心有戚戚。原来二人是基于对音乐的共同理解而相知,如今变成了考官和考生。这个富于浪漫气息的千古美谈,到了冯梦龙笔下,韵味全无。当然,它的作者是不是冯梦龙,我们不知道。但是冯梦龙把它选进《警世通言》,就必须负上这个责任。
“高山流水”的第二个意思:比喻难得的知音,或者比喻知音难得。《现代汉语词典》“知音”条:“……后来用‘知音’指了解自己特长的人。”再查《古代汉语词典》“知音”条:“①精通音乐。……②相知的朋友……”我们现在就用“知音”来指代朋友。但是,知音不是朋友,朋友也不是知音。钟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俞伯牙却不是钟子期的知音。俞伯牙不了解钟子期,更没有试图去了解。钟子期和俞伯牙在一起,永远只是个倾听者。人们把俞伯牙和钟子期当成了知心朋友,简直是天大的误会。钟子期就是韦小宝的双儿,虽然俞伯牙不是韦小宝。在现实生活里,没有人愿意永远做倾听者,正如没有人愿意做双儿。只有一方能理解另一方,而另一方永远高高在上,不理解也不试图去理解对方,最终的结局恰恰是高山流水这个故事的结局:人散曲终。在张艺谋**《英雄》里,残剑飞雪隐姓埋名,残剑改名高山先生,飞雪改为流水先生。张艺谋本来想说二人是超脱世俗的知心夫妻,却无意中道出了二人的隔膜:残剑理解飞雪,飞雪却无法理解残剑,或者说,飞雪没有试图去理解残剑。
但是“高山流水”的典故已经进入我们的集体无意识,当我们说起知音的时候,强调的往往是要别人来理解自己,而不是互相理解。人们可以说:“他是我的知音。”但是没有人说:“我是他的知音。”大贤圣人,概莫能外:
关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俞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擅长弹琴。伯牙有一次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是春秋楚国人,擅长赏析听琴,感叹:“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钟子期和俞伯牙相遇。
后俞伯牙得知钟子期不幸病逝,临终前钟子期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俞伯牙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完后挑断了琴弦,把心爱的瑶琴摔了,从此再也不弹琴了,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像钟子期这样的知音了。
扩展资料
伯牙绝弦的意义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莫过于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百度百科-伯牙绝弦
百度百科-伯牙子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