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什么意思?

2.读《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有感“慎终如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什么意思?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体现的哲理-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翻译

其安易持①,其未兆易谋②。其脆易泮③,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本,生于毫末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⑤;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⑥。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⑦,常于几成而败之⑧。慎终如始⑨,则无败事。

注释?

①持:把握、把持。?

②未兆:尚未显现。?

③脆:弱。泮:解散。

④毫末:原指细毛的末端,此处喻事物极细微的萌芽。

⑤累土:一堆小土块。?

⑥执:操持。

⑦从事:行事,办事。?

⑧几成:接近成功。败之:把事情搞坏。

⑨慎:小心对待。

今译 局面安定之时,容易把持。事情尚没明显的迹象时,容易图谋。脆弱的东西容易化解,细微的事物容易打散,(所以)要在事物没有发展之前就处理好,在祸乱没有产生之时就要有所防备。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而逐渐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一堆堆泥土建筑而成的,千里的征途是从脚下举步开始走出来的。如果对事物有所作为,就要失败;对事物进行操持,就会失去。所以圣人无为,就不会失败,不去操持,也不会失去。人们办事,常常在快要成功之时而失败。(如果)能谨慎地对待事物,始终如一,就不会失败了。所以圣人追求的是往往被别人所忽略的,不看重珍奇异宝。学习别人所不愿学的,用以矫正众人的过失,以引导万物归于自然之性,但不敢妄为。

读《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有感“慎终如始”

译文:人们做事情,经常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如果做事最终还能像最初一样谨慎,那么就没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了。

感悟:慎终如始

慎终如始是人们做事的一种态度,也是做人的一种境界。

人们在开始做事情的时候都比较努力谨慎,在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就会慢慢松弛下来。

特别是在自己感到即将成功的时候,这个时候有会产生内外两种力量导致所做事情的失败。一种是外在客观力量,是外人出于某种原因不想你成功而进行地蓄意破坏。另一种是内在主观力量,自己在成功前产生的极大反作用力:如因为你骄傲自满产生的麻痹大意,或者因为你成功前的患得患失导致了不能专注做事情本身!

最终在最后的时刻自己与成功失之交臂,功亏一篑。

不忘初心,方有始终。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要善始善终,初始如一地去做事情。

佛家也常讲“不二法门”,什么叫“不二”呢?“不二”还是“唯一”的意思。

道家讲“得一”,《道德经》记载“昔日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这些都是对慎始如初、始终如一最好解释。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创造了一个风靡世界的“绿色神话”。他的杂交水稻奇迹让中国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让世界人民远离了饥饿的苦难。

他在大学毕业教书的日子里,突然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稻子,从此便萌生了杂交水稻的想法。

袁隆平在太阳似火的六七月份,手拿放大镜在稻田中大海捞针般地仔细寻找着,汗水在背上结成盐霜,皮肤被晒得黑里透亮,长期不规律的饮食造成了自己严重的胃炎。

他始终如一,坚韧不拔地勘察了14万余株稻穗。袁隆平又经过两年的实验探索研究,写出了国内外高度重视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水稻杂交”这四个字从此就伴随了他的一生,成为他毕生专注追求的唯一事业!

袁隆平历经各种艰苦卓绝的磨难,他于1974年在安江农校试种的“南优2号”杂交水稻亩产628公斤,与普通水稻亩产150斤对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1976年是我国杂交水稻最关键性的一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勤劳勇敢地接开了我国杂交水稻大面积制种、推广的序幕。

2004年,袁隆平当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80多岁的他还继续精神矍铄地昼夜躬耕于稻田,穿着35元的衣服,做着“禾下乘凉”的超级水稻梦想。袁隆平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道理。

“大道至简,衍化至繁”,“慎终如始”则是一种让我们做事成功最简单的好方法。让我们学会做事始终如一吧!笑到最后的人才是人生真正最大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