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来之食全文朗读-嗟来之食文言文朗读
1.鱼我所欲也教案
2.议论文的例后分析法
3.对乐羊子妻劝夫读书这一故事作简要分析
4.四年级下册语文书园地二口语交际以诚待人怎么写
5.教学情境有哪些主要类型
鱼我所欲也教案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鱼我所欲也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鱼我所欲也教案
教学目的
1. 积累文言文词,品味语言情致;
2. 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3. 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1. 文章 论点及论证 方法 ;
2. 文章?义?的理解及其现实意义。
教材设计
本文说理较深,对初中学生来说,文字理解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基于此,学习课文前,首先安排学生做好 课前预习 ,疏通文意;其次,利用互联网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并设计课件;最后,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完成课文学习及拓展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作者情况介绍,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查找的资料来完成,教师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课件,向大家展示。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 散文 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辨认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 朗读。
1)在自由散读的基础上抽读(4名左右),抽读学生可任意选取文段朗读,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并作好点评准备。
2)朗读点评(由学生完成,教师点拨、引导即可)。
点评着重强调咬字、语气、节奏、断句等几个方面,注意突出演讲式朗读的特点。
3)全班根据以上朗读点评的要点,齐声朗读课文。
2. 串译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相互交流预习成果,对于小组内共同出现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
课文翻译放在预习中完成,课堂上只解决学生难解的词、句。对于词语的解释,尽量用 成语 积累的方法,做到古今沟通。例如:
欲(欲盖弥彰) 兼(德才兼备)(风雨兼程)
患(后患无穷) 丧(丧尽天良)
屑(不屑一顾) 与(与人为善)
已(而后已) 舍生取义(出自课文)
3. 熟悉课文,概括文意。
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并用最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学生概括不要强求统一,关键是要引导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一些警句进行思考。
参考答案: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要求学生根据前面所学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于安乐》积累的有关 议论文 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1. 课文的论点是什么?结合课后练习,思考你赞同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2. 为了阐明观点,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找出来,大家交流。
3. 课文导语说?文中孟子对于?义?的论说,对于今人仍不无启迪?,想想你从课文中得到了哪些启迪,整理思路并与小组同学交流。
说明:以上问题采取小组内自主、合作的方式完成,小组内每个同学承担一道思考题,思考结果交由小组讨论,组长记录讨论结果,并由中心发言人汇报讨论成果。
第一题的回答,不要强调答案的统一,注意要求学生做到有理有据,言之成理。
第二题论证方法,学生往往比较熟悉举例论证,至于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可能相对生疏一些,教师不妨运用浅显易懂的例子,以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题的回答要强调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启迪不必局限在某一、二个方面,只要和课文内容相关,都应该肯定。
四、自主质疑,探究学习
此环节主要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意识,要求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质疑问难,提出有一定创新价值的问题,教师可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问题,由学生小组探讨,全班交流。
说明:这个环节,学生质疑提问应提前布置,由学生在课前完成,上课前提交问题即可。另,学生的提问,教师也可给予一定的启发、点拨,注意问题的质量。
参考问题:
1. 课文中?本心?指人的天性,那么从全文看,作者认为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天性呢?按照你的理解,人的天性除课文所指外,还应该有哪些?不妨 说说 。
参考答案: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人的这四种?本心?不必要求学生的回答完全一致,只要意思大致相同即可,也不必仅局限在这四种回答里。
2. 能否为课文补充一、二个现实材料,以突出论点。
五、朗读背诵,积累巩固
课堂背诵,可采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完成。例如:运用幻灯,打出相应的译句,由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原文进行诵读,记忆;学生相互间提问背诵,教师抽查背诵等。
六、比较阅读,拓展学习
1. 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学生回家查阅,并同课文进行阅读比较,看看它们各自表现出怎样的价值取向。
参考资料:
2. 查阅?嗟来之食?的 故事 ,与课文比较,看看内容上有哪些不同,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3. 孟子主张的?义?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可作哪些理解?它有没有现实意义?搜集整理资料具体分析说明。
说明:以上三方面的拓展学习,学生可只选取一个方面完成,查找整理的资料以及学生的思考回答,不必占用课堂时间进行交流。所有相关的材料都可以贴在教室适当的地方,由学生自由交流。
鱼我所欲也教学 反思
今年我教《鱼我所欲也》是在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下进行的,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程理念,学生在充分与文本、与同学、与教师的对话中品味了孟子的?仁义?思想,学习了孟子雄辩的写作方法,体验了孟子侃侃而谈的大家风度,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一、 用对话的方式串联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师生的互动。
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了用对话的方式,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表现。教师出示幻灯片1,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引起学生思考,教师的引领性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幻灯片2,则让生生之间的对话在恰到好处的时机展开,学生合作探究也就自然呈现出来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特别是结尾处与生活的链接,对培养学生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起到了点睛之功能,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自然融入。
二、 注意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培养。
有人说:新课改就是让学生上课热热闹闹,就是只要过程不要结果。我认为不是这样的,课改后,学生的能力应更加全面。这样,我在执教时,注意了基础知识的积累:文言文中的字、词、句的理解,议论文中的论证方法,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等,这些都属于学生应掌握的。教学中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认真抓扎实、抓落实了,就会让学生学有所得。同时,运用了新的教学方式的引入,让学生先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之后小组合作探究...其学习能力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进程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三、 值得改进的地方。
议论文的例后分析法
1、概念分析法。这里的概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对这些词语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如“说‘面子 ’”,有篇文章论证的中心是“维护国家人民尊严的‘面子’不可丢,太看重个人‘面子’的思想不可留”。要论述这个中心,必须分两层来说:一是强调要维护国 家和人民的尊严;二是强调不要太注重个人的虚荣。这就是从中心论点中分解出来的两个分论点。
2、因果分析法。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如要论证“青年时代是黄金时 代”,可以先提问一下,为什么说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呢?可以列出下面几个分论点:①青年时代是体力充沛,精力旺盛的时代;②青年时代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 的时代;③青年时代是建功立业的时代。这三个分论点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证明了中心论点。
3、辩证分析法。它包括两个方面:①对中心论点进行正反对照分析,②对中心论点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①正反对照分析,如要证明“实践出真知”,我们可 以从正反两个方面立论:a、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b、不参与实践,不从实际出发,闭门造车,就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 正反对照,就可以进一步明确“实践出真知”的观点。②一分为二地分析,如要论证 “成才的关键不在于逆境”,便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a、逆境可以造就人才,古今中外有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一点;b、并非所有的逆境都可以造就人才。这两个论 点看似矛盾,但都统一在“逆境能否出人才”的总论点之下。
4、条件分析法。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如要论证“争做跨世纪的接班人”,对于这个题目就可以采用条件分析的方 法,先设想一下,“要做跨世纪的接班人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这样就可以得到下列三个分论点:①要有报效祖国的决心,②要有过硬的本领,③要有良好的心理 素质。
5、比较分析法。这是将中心论点展开为分论点常用的比较简易的一种方法。如“常立志与立常志”,这篇文章的中心是提倡树立远大志向,而不能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在论述时,可以把“常立志”和“立常志”这两种做法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特征和不同的结果,通过比较阐明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且为之奋斗 才能有所建树。
以上是我们常用的几种方法,如果一时想不到好的分析方法,我们还可以采用一种常规的分析方法,即面对论题,可以提一些问题,如“是什么?”,“为什 么?”,“怎么办?”,就此列出分论点,然后再进行筛选。南师大文学院何永康先生曾经说过:“在高考作文中,由于通篇字数有限,每一小论点的阐述最好控制 在260字左右,大体阐述过程是:先用几句话点明小论点,然后再简要地分析议论一番,接下去可联系实际,摆出事实,最后收拢。”这段话较具体地讲明了一个 分论点的实施过程。
对乐羊子妻劝夫读书这一故事作简要分析
教学范晔的《乐羊子妻》,我们采取了教学文言文的惯用方法,先齐读课文二至三遍,力求让学生能读得顺口,再结合课文注释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之后又让学生反复朗读,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最后师生共同研讨课文。此次研讨课文主要提出三个问题,引导学生作多角度的思考探讨。一问:本文所写“捐金于野”与“劝夫终业”两个故事中,乐羊子的妻子是分别用什么方法劝说丈夫,使之“大惭”“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和“感其言,复还终业”的?这里能给我们什么启发?要回答这一个问题,第一步要能够找到课文中的原句,第二步要能够作出适当的归纳。但设计此问的目的不止于此,主要意图是要让学生学会比较、学会独立思考。为此,教师应作启发引导,要使学生最终明白,在“捐金于野”的故事中,乐羊子的妻子是引用古书上所记载的“志士”“廉者”的典型事例来劝说丈夫的,而且她将“饮盗泉之水”“受嗟来之食”与“拾遗求利”作比较,强调“拾遗求利”比“饮盗泉之水”“受嗟来之食”更能“污其行”。这样就能使羊子受到极大的触动,觉得有必要寻师学习,提高自己的品行修养。在“劝夫终业”的故事中,乐羊子的妻子则是引刀趋机、就近取譬,通过打比方来劝说丈夫的。布匹一旦被剪断,则无法复原,难以缝制衣服,以这个很实在的生活事例来类比治学的道理,自然浅显易懂,令羊子感动,因此,羊子“复还终业”也是很自然的结局。通过这样一比较,乐羊子的妻子劝说丈夫“捐金”“终业”的方法能给我们哪些启示呢?学生能理解到的便是,要多读书,多掌握一些知识,还要善于打比方讲道理。这是有道理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到,乐羊子的妻子要能够讲得他“大惭”“感其言”,说明谈话要真诚,说话不在多,而要说到点子上,说到对方的心坎上,也就是说,要能够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而要取得这样的谈话效果,谈话者首先要能够懂感情、明事理,要加强自身修养。教学第二问:乐羊子将捡到的金子拿回家,被妻子一番话说得大为惭愧,“乃捐金于野”。那么,他“捐金于野”是不是最好的处理办法呢?他自己不要金子,还可以有哪些处理办法?很可能有同学不顾当时的历史条件,说出现在条件下可以处理的办法,诸如捐献给“希望小学”或将它捐给灾区等,这需要提醒学生注意,思考问题一定要结合不同的历史条件、特定的社会背景来分析。有同学提出可以张贴招领启事,使之物归原主,为此可以让学生代乐羊子写一则招领启事,学生必然兴致极高。要提醒学生思考,写招领启事与寻物启事有什么不同?前者不能明确写出拾物的时间、地点、所拾物品的数量与特点,而后者应写清楚失物的时间、地点、数量与有关特点。这样,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写作两种启事的格式了。对学生提出的其他合理的处理办法,均应予以肯定。为什么“捐金于野”不是最好的办法?也应该让学生展开讨论,以开阔学生思维。教学第三问:假如乐羊子的妻子当初将捡到的金子留下来自己用,假如乐羊子的妻子当初认为乐羊子中断学业回家探亲是对的,没有什么关系。那么,乐羊子还能够认识到有提高自身品行修养的必要而去“远寻师学”吗?他还能够认识到“中道而归”是“捐失成功”而去“复还终业”吗?我们可以从这里获得哪些启发?设计此问,意在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对人的熏陶作用,交朋结友应注意选择,从而学会正确处理人际交往。学生普遍能够认识到,乐羊子能够注意提高自身品行修养去“远寻师学”,能够坚持“终业”,完全是他妻子及时提醒、诚恳劝说的结果。乐羊子日后能够有较好的品行修养、有出色的学问才干、有美好的前途,应该有他妻子很大的功劳。从羊子这方面说,我们可得到这样的启发:批评、指责未尝不是好事,虽然它不是很中听,有时会使人难堪,但它好比镜子能时刻照出我们身上的缺点与错误,能提醒我们要时刻反省自己,能帮助我们完善自己。为此我们应多结交敢于指出自己缺点、错误的正直的朋友,他们善意的提醒、及时的批评能促使自己不断进步。从乐羊子的妻子这方面说,我们可得到这样的启发:要真正关心一个人、爱护一个人、帮助一个人,就要拿出真心来,拿出诚心来,要敢于指出朋友的缺点、错误,要能够给有缺点、错误的朋友以及时的提醒、善意的批评,不能违心说话、丢掉做人的原则,一味迁就朋友的缺点、错误,这样既不利于朋友的进步,也不能长久维持朋友之间的友谊,对双方都不利。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园地二口语交际以诚待人怎么写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拮据、精湛、道德难题”的意思。
2、默读课文,讨论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把汽车给库伯先生的。在此基础上理解“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那贫穷的家最富有的时刻。”这句话的含义。初步形成诚信比财富更宝贵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讨论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把汽车给库伯先生的。
教学难点理解“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那贫穷的家最富有的时刻。”这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言导入,直奔中心
1、导入:
齐读一句名言:(出示投影)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一位普通的母亲
2、朗读课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除了记得这句话,还了解了哪些内容?
二、品析词句,探究父亲的心理变化过程
1、学习三~五自然段:
走向父亲的心灵深处,去细细品味这位家境贫寒的父亲,在中大奖后的那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过程。
⑴自读三~五自然段,并用“──”画出描写父亲中彩后表情的句子。
⑵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品析词句:
①中彩后的父亲有怎样的表情?(中彩获车──神情严肃)
②品读句子:
“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
揣摩人物心理:
同学们,为什么中彩后父亲会不高兴呢?(因为父亲买**时,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并做了记号“K”,正是这张带“K”字标记的**中了奖)
比较父子间的不同态度:
(我的心情与父亲的心情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突出父亲的不悦)
⑶拓展想象,练习说话,深入体会父亲的内心世界:(出示配乐投影)
大街上人声鼎沸,只有神情严肃的父亲缓缓地开着车,他的心里矛盾极了。
⑷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2、学习六~八自然段:
⑴默读思考:
万般无奈的父亲,缓缓地开着自己梦寐以求的奔驰车,回到家里,他又做了些什么?
⑵学生根据有关词句汇报学习情况:
(父亲把“05102”上的“K”字擦去了,上面还留有‘K’字的痕迹)
⑶体会父亲当时的内心世界:
深入体会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启发说话。
同学们,现在的你,就是这位家境贫寒,梦寐求车,并用自己一个人的收入来维持一家六口人生活的父亲,你在擦掉“K”字时,心里都想些什么?能对同学们说说吗?
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来说:
①昧着良心满足个人私欲。
②对家庭的责任感。
⑷品析句子,再次剖析父亲的人物形象:
理解句子: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
①出示配图朗读投影:(同学们,文中的我因百般喜爱这辆车,而又担心失去这辆车,竞委屈得差点流泪了)
“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我激动地说。
②显而易见,“我”的意见是留下车,理由是什么?
(因为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同学们想一想,这个理由成立吗?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再次引入情境,小组讨论。
语言引入情境,这声音强烈撞击着父亲那本想留下车的欲望。同学们,如果你是这位贫穷而有责任感的父亲,面对眼前的这位正在成长的儿子,你会做出何种选择呢?
⑸深入探究心里变化,感受父亲的人格魅力:
同学们,位家境贫穷,靠自己一个人的工资来养活老老少少一家六口的父亲,在金钱与诚实,欲望与守信面前,经过了复杂的思想斗争,毅然选择了后者,这怎能不令我们对这位父亲肃然起敬呢?请大家用心来读这句话。(出示投影)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九自然段
1、朗读:
(出示投影)
思考:困扰着父亲的“道德难题”终于解开了,父亲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2、再次讨论,领悟父亲的高尚人格:
⑴朗读思考:
同学们,老师和大家一起学到这里,我也被搞得“迷惑不解”了,父亲是靠什么解开了这个“道德难题”的呢?请大家再读这句话:(出示投影)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⑵引导学生看投影朗读,从“诚实,有信用”中来归纳“诚信”一词。(学生上黑板完成板书:诚信)
⑶同学们,如今的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诚信”在人们的商业交往及生活交往中尤为重要。让我们记住父亲的言传身教吧!请大家再读这句话: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二、想象拓展
1、学到这里,同学们应该注意到,文中妈妈说话了,我也说话了,惟有这位风格高尚的父亲在整篇课文中没说一句话,多么遗憾呀!我们能否在文中某个地方补出父亲可能说的话。
2、同学们,车被开走了,家中的每个人当时的心情会是怎样?他们可能说了哪些话,请写出来。
三、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最后一段。
2、齐读中心句。
四、总结拓展
1、学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2、把自己口述的“收获与体会”,略做修改写下来,也让自己的体会形成一句“名言”,并在结尾处写上自己的名字。
如: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富有,更需要精神的的富有──XXX
板书设计
中彩那天
留车?
道德难题 还车! 诚实、正直、有骨气
还车?
6、万年牢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教学难点体会三处“万年牢”的内在关系,学会为人和做事的道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课文前面的提示语,了解阅读的要求,明确学习本文的目的要求
二、独立阅读课文,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学生根据阅读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画出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并在书上做简单的批注,读后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交流。
三、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那位父亲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对父亲的言行作出评价
四、围绕学生对“父亲”的评价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从字里行间,从具体的描写中感受父亲是个办事认真、实实在在、讲究商业道德的,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体会,而不是脱离文本的空洞地谈。
着重抓住下列语句体会父亲的商业道德高尚:
1、“早晨起来,父亲去市场上买来红果……”说明父亲采购当天最新鲜的果品作为材料,对买来的材料又经过严格的挑选……“……有一点儿……”这些都反映了父亲做生意是那么认真和实在。
2、对于制作工艺更是一丝不苟,闷火、洗石板、串葫芦、拉丝、蘸糖的均匀,“吃一口让人叫好”不怕冷、不怕潮。
3、父亲的手艺出了名被一家老板邀请去当伙计,每月有工钱,由于父亲看不惯老板变着法儿赚钱的生意经,不到一年就辞去了这份工作,反映了父亲凭着良心做买卖,不做亏心买卖的商业道德。
五、对文中的三处“万年牢”分别进行体会
1、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
2、说说三处“万年牢”中间的相互联系?
六、讨论父亲受雇于老板这件事
老板的这种生意经好不好?他这样做会带来什么结果?联系生活实际发表各自的看法,以提高认识能力。
七、拓展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读一篇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文章
板书设计
万年牢的产品质量:工艺高、质量好
万年牢的生意:好的产品受信赖赢得众多回头客生意旺
万年牢的人品:诚实、守信
7、尊严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学写14个生字。
2、能通过把哈默与其他难民进行比较,从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等描写中体会到人物自尊的品格。
3、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朗读课文,体悟哈默的品格,明白“自尊者自立”的道理,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通过揣摩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深意,体味人物的思想情感,得到情的熏陶与共鸣。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味人物语言、行动、神态描写背后所蕴含的深意,得到人文思想的启迪。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古人有饿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尊严。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们很多新的启示。
二、学生自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2.质疑问难。
3.想一想,课文只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2.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只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事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深入朗读,品味词句
1.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
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描写年轻人动作的句子:“他的喉咙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描写年轻人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上体会思想。
3.从描述中看,这个年轻人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么想的?
二、点拨,揭示中心
1.讨论: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诚实的劳动和做人的品质是多么重要。它能成就人的一生。
四、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的诚实劳动来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五、指导学生带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分角色读。
六、布置作业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出示有关“尊严”和做人方面的格言,让学生读一读,并试着拟一条人生格言。可提示学生从“什么是尊严”和“尊严的意义”以及如何做人等方面去想,然后交流。
板书设计
自尊尊严
自立尊严
自强……尊严
8*将心比心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与文本人物的对话交流,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如何进行人物语言描写,而使表达产生感人的效果。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坐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时,这时突然上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当你在路上行走时,身旁的一位小朋友突然摔倒了。面对这样的情形,你会怎么做?今天,我们将学习《将心比心》这篇课文,学完课文以后,也许你就会毫不犹豫地告诉老师答案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让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桌互相帮助解决。
2、同桌之间相互进行朗读检查,纠正读错或读不好的句子。
3、全班交流,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4、齐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探究明理
1、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后,合作自学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从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用横线标示出来。
3、齐读第三自然段,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对这一段的理解。
4、用波纹线勾出文中阿姨和母亲说的话,仔细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5、学完课文,你对课文中的阿姨和母亲想说些什么吗?
6、全班交流: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事?你是怎么做的?
7、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课后拓展
1、以“将心比心”为题,写一写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事情。
2、创设情境,补充对话。
⑴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位小朋友给抱着孩子的阿姨让座。
⑵在人来人往的超市里帮素不相识的老奶奶找她所需要买的东西。
⑶大街上,帮助一位残疾的叔叔捡他掉在地上的东西。
板书设计
8、将心比心
阿姨奶奶将心比心
母亲护士将心比心
人人将心比心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
3、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习作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层次清楚,内容具体。
课前准备让几个学生排练一个小品: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纸屑,另两个学生据理劝导。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景,引入话题
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例如:别人有事找父母亲,父母亲不在家;班上的一个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上课;有的同学在校园里随地吐痰等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事呢?
1、刚才几位同学表演的小品,你看了后有什么话想说?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揭示“以诚待人”的交际主题)
2、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如果有,你是怎样对待的?
二、讨论交流
1、个人准备后,在小组内交流:
先由一名学生举一具体的事例,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然后对这一做法作评价。接着,其余学生轮流发言。
2、各小组选派一位学生准备在班上交流。
3、班级交流:
对参与交流的学生作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并随机规范其语言。
三、提建议
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成几条明确简要的建议,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做归纳整理,再在条文前加上几句关于以诚待人的“前言”,形成一份建议书。课后抄录并张贴在教室里。
第二、三课时 习作 我的发现
一、学习“我的发现”
1、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习作上的哪些好经验。
2、归纳过渡:
习作除了留心观察周围,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之外,还可以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或者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
二、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启发思路
1、阅读习作提示,让学生明确:
写的是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要真实,不说假话。
2、思考表达的内容:
先要想好,最想对谁说自己的心里话,再考虑要说的话,可以是欢心的事,也可以是烦恼的事、难受的事……
3、学生酝酿交流、师生个别谈话:
根据习作要求,学生自行酝酿,指名个别交流,启发学生的习作思路。教师随机与个别学生轻声交谈。
4、学生动笔。
5、相互交流,修改。
第四课时 日积月累 趣味语文
一、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
2、同桌互查。
3、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4、记记写写。
二、日积月累
1、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2、逐句自读。
3、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教师释疑。
5、熟读、背诵。
三、趣味语文
1、联系本单《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自读。
3、师生共同举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等等。
选取其中的一个带有“信”的词,再根据这个词的意思,写一个事例。
教学情境有哪些主要类型
教学情境有哪些主要类型
根据情境创设的依托点的不同,我们把教学情境分为以下几种:
(一)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
教学中的实物主要指实物、模型、标本以及实验、参观等。如一教师在教《珊瑚》一课
时,展示了“像鹿角”、“像菊花”、“像树枝”三种珊瑚,使学生对珊瑚有了真切感知,
这便是通过实物创设情境。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实地考察的教育作用,他
经常带领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细心地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
氛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他说:“我力求做到
在整个童年时期内,使周围世界和大自然始终都以鲜明的形象、画面、概念和印象来给学生
的思想意识提供养料……。”
实验过程能够呈现出丰富生动的直观形象,以化学实验为例,从仪器装置到药品配制,
从实验过程中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到新物质生成,其中有形、色、态、味的变化,又有气体
的生成和沉淀的析出,或光、电、热现象。学生学习化学正是立足于对这些现象的感知和观
察。如讲氯气时,一般先由教师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后,再通过学
生看到的直观形象,概括出氯的重要化学性质,即氯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在教学中,图像是一种直观的工具,它包括板书、画图、挂图、幻灯、录相、**、电
脑等电化教学手段。
图像可把课文中所描写的景色,具体直观地表现在儿童面前,使他们获得生动的形象。
如教学《燕子》一文,为了使学生感知大自然的景色,有的教师一开讲就用放大的彩色挂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景物?它们的色彩、动态又怎样?那起伏的山岗,如镜的湖水,翠
绿的垂柳,轻飞的燕子,清澈的泉水,使学生在视觉上感知了美的画面,为学习课文奠定了
基础。
图画在数学教学中也有其特殊的价值:一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请一位数学专家解下面这
道算术题:在一个减法算式里,减数、被减数与差的和等于90,差是减数的两倍,那么差
等于多少呢?题中概念太多,这位专家让孩子读两遍,学生还是把握不住,专家改用图来表
达,图给孩子直观感和整体感,容易把握(见图1)。
专家与孩子商量:既然差是减数的两倍,我们能否将图1 改为图2 呢?孩子高兴地说,它是
减法算式,干脆把图2 改成图3 吧!根据“减数、被减数与差的和等于90",有
△+△△△+△△=90,就可知道△=15,那么差等于30。可以认为,这三张图形是一种特殊
语言,它给人以直观感和整体感,它比普通语言要容易把握得多。因此,美国数学家斯蒂思
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被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想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并且
能创造性地思索问题的解法。”
(二)借助动作(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以姿式助语言,打手势,比如讲“这个孩子这么高”、“这根棍子这么
长”,对人“高”和“长”,用手比划一下,这也是形象性。但是,这里我们所要强调的动
作的形象性从理科的角度来说主要指操作,从文科的角度来说主要指表演。
1.操作
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操作学具可以使许多抽象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平
均问题应用题”时,先让学生把4 根、5 根、7 根、8 根四堆火柴棒分成每堆“同样多”,
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领悟“移多补少”的“平均思想”,然后将四堆合在一起(总数量),
要求很快地平均分成四堆(总份数),每堆多少根(每份数),得到求平均问题的通法。操
作的特点是通过动作而直观,从而把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
皮亚杰曾经描述过这样一个“故事”:四五岁的孩子为了数清楚一些石头,把它们摆成
一行,然后从1 一直数到10。数完后,又从另一端开始数,发现也是10。他接着把石头摆
成一个圆圈,依次数下去,发现了同样的结论。他究竟发现了什么呢?他没有发现石子的性
质,而是发现了排列顺序的动作的性质。因为这些石子是没有顺序的,是他的动作使之成为
直线顺序或圆形顺序或任何一种顺序。所以,从这里获得的经验与石子的物理性质没有关系,
确切地说,与石子可以毫无关系,而完全可用数学符号来代替。这就是逻辑数学经验的获得,
一个依赖于外界事物而又超越其具体形态的抽象过程。了解这个过程,将有助于我们给纯粹
的数学“穿”上合适的生活外衣,然后将它呈现给儿童,而不是将数学“外科式”地改造得
适合生活。(余慧娟:“教育对于学科的改造”,《人民教育》2006.3-4,P46)
2.表演
表演是高一层次的形象性,因为它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外观形象,而且展现了人物内心世
界。一位教师教学《守株待兔》,很快就教完,可学生并不理解其寓意。这时教师灵机一动,
扮成守株待兔者,倚在黑板下,闭目打坐,让学生“劝”自己。学生兴致倍增,纷纷劝起老
师来:“老师,你等不到兔子啦”……“老师,再等下去你会饿的!”老师还模仿守株待
兔者的口气和学生争辩。学生越劝说,兴致越高,就越深刻地理解这篇寓言的意思。教学中
除教师表演外,还可让学生表演,学生表演有独特的教学意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从
本质上,儿童个个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实际上,儿童不仅具有潜在的表演天赋,而且还有
着爱表演的个性特征。表演能够有效地调动并发挥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语文教材中有些
篇幅戏剧因素浓厚,语言的动作性强,教师要善于把它们改编成小品或课本剧,让学生走进
课文,扮演课文中的人物,在“动”与“乐”中把握课文内蕴,理解人物的性格、语言、动
作、神态及内心世界。
3.活动
学生活动所产生的直观情境也有其教学意义。一位数学教师在教行程问题时,感到学生
对“同时”、“不同地”、“相遇”、“相遇时间”等概念难于理解,于是他组织学生活动,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他组织两队学生分别在操场两边竞走,老师哨子一吹,两人同时从
两地对走。这时,老师让学生理解“同时”、“相向”的含义。要求两人碰上时停止,告诉
学生这是“相遇”。然后让同学们看在相遇时谁走的路程多,让学生理解在同一时间内两位
同学各走多少距离。活动后,老师在讲授这部分知识时,学生想起活动的情景,以活动中获
得的感性材料为支柱,进一步分析思考,便掌握了相遇问题的知识。
4.演示
演示也能创设直观情境。一位数学教师在讲授“数学归纳法”时,便是通过模球演示,
引入归纳法的。一上课,教师从袋子里摸出来的第一个是红玻璃球。第二、三、四、五个均
是红玻璃球,问:“这个袋子里是否全是红玻璃球?”学生:“是”。继续摸,摸出一个白
玻璃球,问:“是否全是玻璃球?”学生相互争论,高度兴奋(少部分):“是”。再摸,
摸出一个乒乓球(大笑),教师问:“是否全是球?”学生:“不一定”。小结:“这个猜
想对不对:若知道袋里的东西是有限的,则迟早可以摸完,当把袋里的东西全摸出来,当然
可以得到一个肯定的结论。但当东西是无穷的时候,那又怎么办?”(静)“如果我约定,
当你这一次摸出的是红玻璃球的时候,下一次摸出的也肯定是红玻璃球,那么袋子里是否全
是红玻璃球?”学生:“是”。……这种直观有助于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实质。
(三)借助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
语言表达的形象性能够使听者的脑中呈现的是一幅幅鲜明而简洁的画面,而不是一些抽
象的语义代码。如讲丰收,决不仅仅是亩产多少增产多少,更应高梁乐红了脸麦穗笑弯了腰。
这种将抽象形象化具体化的语言,学生听起来必定是兴致盎然似三春,趣味浓郁如仲夏,犹
似欣赏一幅画,观赏一幕剧。从教学艺术的角度来看,语言表达的形象性要求:
1.朗读——声情并茂
声情并茂地朗读能把学生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
其人地在头脑中浮现出教师所描绘的情景。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描写的景物亲切宜人,表达
的感情细腻温馨,可谓情文并茂,文质兼美。这些课文光凭教师讲解是不足让儿童领略文章
的奇妙之处的。只有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才能使学生唤起课文中美的形象,从而撩拨学生
心灵的琴弦,在思想深处产生共鸣。除有表情的朗读外,声音的模拟也是形象性,而且是层
次更高的形象性。比如朗读《东郭先生和狼》、《一头知识渊博的猪》、《渔夫和金鱼的故
事》等寓言和童话故事,朗读的表情与声音的模拟就是一种艺术。
2.描述——绘声绘色
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也能够把抽象概念变得生动形象。例如,有一位数学教师讲“点
的轨迹”时,高高举起手中的一块蓝色粉笔头,别开生面地对学生说:“我这里有一个刚从
墨水瓶中爬出来的‘小虫子’,在保持不定点A 距离30 厘米处不断爬行,爬呀爬,身后留
下点点墨迹。你们看,这就是‘小虫子’运动的轨迹。”学生听着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人
人发出会心的微笑。在理科教学中,愈是抽象的概念的建立,往往越需要形象的描述与想象。
3.比喻——贴切精彩
比喻就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善用比喻,不仅会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化平淡为生动,还能把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浅显
易懂。有位化学教师特别善于运用比喻,从而在教学中收到了奇特的效果。例如,催化剂对
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个十分难懂的概念,在教学中他使用以下比喻:一个人要隔着一条河从
甲地到乙地,共有两种走法:一种是先沿着河岸到很远处过桥,路远费时(比喻反应本身会
进行但速度慢);另一种走法是在甲地坐船到乙地,路近速度快(比喻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
途径使速度加快),而化学反应使用催化剂就像人坐船从甲地到乙地,路近速度快。这里的
船相当于反应的催化剂,它加快了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参与了这一过程(比喻催化剂本身
参与了反应),但船本身在人上船与下船后,质量和性质不变。对于负催化剂则可以反其意
而用之。初二课本有一段关于血压的知识:“正常成年人的收缩压为12-18.7 千帕,舒张压
为8-12 千帕。如果一个人的舒张压时常超过12 千帕,则被认为是高血压。如果一个人的收
缩压时常低于12 千帕,则被认为是低血压。”这段课文,即使让学生读上五遍,学生未必
能掌握。教学中就可以用拳头(情景)来比喻:拳头象心脏,收缩时有劲,产生的压力大。
舒张(拳头松开)产生的压力就小。分界线在12。收缩压应当高,该高不高谓低,如果低
于12 则是低血压。舒张压该低,而该低不低谓高,如果大于12 则是高血压。怎么记这个
12 呢?我们平时说,十分高兴,就有人说十二分的高兴。所以,这是个最佳数字。这样描
述情景,学生容易掌握血压的知识。[2]这样通过运用大家所熟知的具体形象的比喻,使原来
抽象的难于理解的知识变得通俗而易懂,学生容易接受,理解深刻,而且把机械记忆转化为
理解记忆,不易遗忘。
(四)借助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的教学情境
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不是零散的、片面的知识,而是“提炼浓缩”又“易于消化”的系
统的、整体的知识。任何知识都是整体网络上的一个点或一个结,离开了网络,也就丧失了
生存的基础。知识只有在整体联系当中才能真正被理解、被掌握,从而体现其有意义的价值。
这也就是说,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新知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引申和
发展起来的,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或由旧知重新组织或转化而成的,所以
旧知是学习新知最直接最常用的认知停靠点。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研究进一步提出,旧知是通过它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
稳定性(清晰性)三个特性(统称为认知结构变量)来具体影响有意义学习的行程和效果。
所谓可利用性是指: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具有用来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旧知识,没有这种
旧知识,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同化)就失去了落脚点,学习便只能是机械进行的。例如,
学生没有“商不变性质”、“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等旧知识,则他们对“除数是小数的
除法”这一新知识的学习便只能是机械进行的。所谓可辨别性是指: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
可分离程度和差异程度,只有当新旧知识能够清晰地分辨时,学生才可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例如,只有当学生清晰地意识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与“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两者之间的
相异时,他们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就会导致学习上的负迁移,
从而产生机械学习。所谓稳定性和清晰性是指:原有起固定作用的旧知本身的牢固度和清晰
度、稳定性为学习新知提供同化的固定点,清晰性则为学习新知提供同化的方位点。显然,
如果学生对“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这一旧知的掌握是模糊和不牢固的,那么对“除数是小数
的除法”这新知的学习就不可能是有意义的、顺利的。
具体来说,在讲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首先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和被除数是小数而除数
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出示37.5÷15=2.5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让学生充分说出算理,再
出题3.75÷1.5=?375÷150=?被乘除和除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商是几?学生根据商不变
的性质(被乘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确定答案还是2.5。学生这样
想,正是我们要教的方法,揭示出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这时教师再引导正确的竖式
计算方法与格式,进一步深化算理,学生就掌握了计算方法。教师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利
用知识的迁移,创设情境,让自己探索出计算方法,学生乐学、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五)借助“背景”创设的教学情境
所谓背景知识是指与教材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知识的总称。背景知识与新知的关系不如旧
知与新知的关系那么密切、直接,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但背景知识同样是学生学
习和理解课文的一种重要的认知停靠点。没有必要的背景知识,阅读思考往往是无法进行的,
背景知识越丰富,阅读理解水平就越高。
课堂教学的背景知识主要包括:
1.“作者介绍”
俗语说得好,文如其人,对人(作者)的介绍必定有助于促进对文(作品)的理解。因
为作者要“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就要有雄伟的人格”(歌德语)。所以“作者介绍”最
重要的一点,便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人格,从而更好地观照、鉴赏作品的风格。这样不仅有
助于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而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在含义。教《凡卡》一课,可在课文分析完时要
学生谈谈凡卡受了哪些苦?为什么这么小的年纪受那么多苦?通过教师引导——讲解文章
时代背景,使学生领会从小凡卡的悲惨学徒生活,看到受尽摧残的旧俄罗斯人民生活的缩影。
3.“历史典故”
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引入那些趣味横生的文学典故、数学史趣闻、科学家轶事等,对促进
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是很有益处的。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古诗《草》时,便是通过一则文
学故事导入新课的。一上课,教师对学生说:“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老师先给同学们
讲讲这首诗的作者白居易的故事”。教师边板书诗作者“白居易”边娓娓道来。故事是这样
的:白居易是我国唐朝人,他出身贫寒,但从小热爱学习,特别喜欢写诗。16 岁那年,白
居易离开家乡到京都长安后,仍不断写诗。为提高写诗的水平,他到处求名师指点。有一次,
他去拜访当时的老诗人顾况。顾况是个爱开玩笑的人,当他得知眼前这个年轻人叫白居易时,
又想开玩笑了。他说:“唉呀!你这个名字可起得不妙啊。”顾况摸着胡须道:“你的名字
叫居易。现在长安城里米价昂贵,租屋困难,要想在这里住下来,可不太容易啊。”白居易
听了这句话,想想自己到长安后经常愁衣少食,四处借债的情景,不禁深有感触地说:“你
说得好,在京都居住可真不容易啊!”顾况见眼前的年轻人谦虚好学,就说:“好吧,把你
写的诗念给我听听。”白居易开始读诗了。(放录音《草》朗诵)白居易刚读完,顾况便连
声赞道:“好诗好诗,你能写出这样的好诗,前程无量。居易这名字取得真好哇!”白居易
不解地问:“老先生,刚才您还说我的名字取得不妙,现在又说我的名字取得好,这不是自
相矛盾了吗?”顾况笑着说;“刚才不知道你会写诗,所以才说你居住长安不容易,名字取
得不妙。现在看你能写出这么好的诗。所以说你居住长安很容易,名字起得真好。”说完就
热情地指点起来。从那以后,白居易更加勤奋起来,终于成为我国唐朝三大诗人之一(其他
两位是李白和杜甫)。故事讲完后,教师接着说:“下面我们就来学这首诗,看看自居易写
的诗到底好在哪里?”教师开始讲解新课,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新课的学习。这则故事巧妙
地介绍了诗人及创作诗的时代背景,既自然地揭示了本课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新课大意有初
步的感知,又缩小了时空差,解决了学习古诗由于年代相隔久远而无法产生共鸣感的大障碍,
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诗人创设的意境中去。
(六)借助问题创设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有多种类型、形式,其中特别要强调的是问题情境和问题意识。问题是科学研
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
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
法、新知识的种子。学生学习同样必须重视问题的作用。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
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
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
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所以新课程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
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
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问题意识是指问
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
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
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
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总
之,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
案例:围绕问题展开教学,“嗟来之食”[3]
在课堂上,全班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提出了一个自己的问题,如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
会发生饥荒?”“为什么饿汉那么穷,财主却那么有钱有物?”“饿汉为什么说他情愿饿
,也不吃财主给他的食物?”等等。在这些问题中,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第三题进行讨论。
在讨论中,学生探讨了多种可能性。有一个学生回答 “因为他很有骨气,很有尊严”。
教师非常敏锐地抓住这个机会,利用学生的话进行引导:“对!他很有骨气,很有尊严。可
是他已经快要饿了,你赞成他这样做吗?”新的问题立即又使学生的认识产生了分化。有
的学生明确赞成,有的学生强烈反对。在他们分别阐述了自己的理由之后,教师又引导学生
提升出了一个与此关联、又蕴含哲学意味的问题,即“生命和尊严到底哪一个更重要”?
在激烈的辩论中,有的学生认为生命比尊严更重要,“因为没有生命就什么也没有了”;
有的学生觉得,尊严比生命更重要,“因为没有尊严会被人看不起”;还有的学生语出惊人,
说生命和尊严同样重要,“因为没有生命就没有尊严,而没有尊严生命就没有意义。生命和
尊严的关系就像一个人的手心和手背一样”……
上述类型并没有穷尽教学情境的外延,总之,教学情境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因而
对其也就有多种的解读和定义,如乔纳森在《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一书中,对情境作过这
样的描述:“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考物,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究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
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科学知识。”荷兰数学教育家
弗赖登塔尔在《数学教育再探》一书中也提出关于情境的理论,他认为情境可以是以下几种:
场所(即一个有意义的情境的堆积);故事(即它可以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也可以是一个经
典的或虚构的特别例子);设计(即被创造的现实);主题(即一个与现实带有多种联系的
数学定向的分科分支);剪辑(即从各种印刷品上发现大量数学的人们遇到的麻烦)。[4]
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抓住教学情境的实质和功能: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三、当前教学情境创设存在哪些误区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注重通过“情境”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
供攀爬支架,课堂因此有了生气,有了效率,但是,有的教师只把它当作点缀,还有一些教
师却因此迷失了教学的方向。
1.形式化的情境
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与课程的内容没有实质性的联系,是在课程内容(糖果)上人为裹
的一层糖衣,学生可能只是被花花绿绿的糖衣所迷惑,对五颜六色的糖衣感到兴趣,至于自
己吞下去的糖果是什么,他却全然不知。如某教师在讲“两步计算式题”时,课始,创设了
去游乐园玩的情境。课件演示:两个学生乘车来到游乐园门口,遇到了“拦路虎”,要求学
生闯过“迷宫”才能进门,教师充满激情地问:“同学们有信心闯过吗?”同学们异口同声
地回答:“有!”课件显示迷宫图:把算式和正确的答案连起来,连对了就能走出迷宫(只
有一题是两步式题,其余均为一步式题)。学生顺利闯关后,教师表扬:“真能干!”追问:
“这些题目中哪一题是与众不同的?”从而揭示课题“两步计算式题”。可以说,这种情境
与教学内容并没有任何内在的实质性的联系,只是外加的一顶“高帽子”。
2.假问题的情境
所谓假问题是指没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或不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如案例:《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中“推导公式”教学片段(吴烈)
师:我们可以把梯形转化成什么图形来探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
生:已学的图形。
师:请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操作发现拼成了平行四边形,合作讨论梯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
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拼图已具有丰富的经验,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
式的推导中,也具有了推导面积公式的基础,但这不是全面、系统的,而是零碎的。教学中,
教师示意让学生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来拼”,学生也就顺利地探索出了结果,整个教
学过程比较顺利。但这是真的探索吗?“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来拼”这好像是理所当然的,
因为教材就是这样安排的。但怎么一开始就知道要“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来拼成一个平行
四边形”呢?这是怎么想到的?学生不知。这也就在他们的认知上存在了一道空白,我们的
探究也就成了一个空壳,有形而无实。看起来是问题,却没有激发学生思维的功能。
3.缺乏真情的情境
情境不仅包含场景,而且内含情感。任何情境如果没有教师的感情投入,都会失去其教
学功能。有些情境从认知层面看是到位的,是有价值的,但是教师却以一种机械的方式来展
示它,结果正如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
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
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当然,我们强调的是真实的情感,而不是虚假的情感。
如:一位教师上《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时,为了活跃气氛,问学生:“你们最崇拜谁?”
学生纷纷举起了手。有的说崇拜球星罗纳尔多,有的说崇拜影星,有的说崇拜棋圣聂卫
平……学生交流结束后,老师反问学生:“你们猜,我最崇拜谁?”话音刚落,学生们异口
同声说:“老师崇拜董存瑞。”一听这么整齐的回答,在多媒体教室坐着的近百名听课教师
顿时爆发出一阵哄笑。
4.“猜谜式”的情境(偏离教学的情境)
教学情境顾名思义就是指向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学习的情境。有些教师创设情境却是
兜圈子、猜谜语,让学生不知所云,反倒影响和干扰学生的学习。
如:有位教师上《乡愁》,设计了一个提问导语,目的是想让学生说出课题来。于是他叫起
一个学生,启发道:“如果有个人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时间一长,他开始想念自己的亲人,
这叫做什么?”
学生答道:“多情。”
“可能是我问得不对,也可能是你理解有误。好,我换个角度再问:这个人待在外乡的时间
相当长,长夜里他只要看见月亮就会想起自己的家乡,这叫做什么?”教师又问道。
“月是故乡明。”学生很干脆地答道。
“不该这样回答。”教师有点急了。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学生回答的语气显然不太自信了。他抬头一看,教师已是满
脸阴云,连忙换了答案:“月亮走我也走。”
“我只要求你用两个字回答。而且不能带‘月’字。”教师继续启发道。
“深情。”学生嗫嚅道。
好在此时下面有同学接口:“叫做‘乡愁’”,教师才如释重负。
5.“电灌”的情境
利用多媒休课件创设情境已经为广大教师所普通采纳,多媒体情境有其特有的优势,但
是在实践应用中也出现了负面的效应,我们通过“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如下:
内容 教例A 教例B
您好,答题不易
如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