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汤止沸下一句-扬汤止沸和抱薪救火的区别
1.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是什么意思?
2.扬汤止沸的意思是什么 扬汤止沸造句 近义词反义词
3.薪和火的成语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是什么意思?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意思了与其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不如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出自: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译文:臣子我听闻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不如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的上一句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话本意是说,你站在河塘边,与其急切地期盼着、幻想着鱼儿到手,还不如回去下功夫结好渔网。
出自《汉书·董仲舒传》“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 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白话文:“所以汉朝得到天下以来,常想治理好国家,但至今不能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在于应当更化而不改变的。古人说::“站在河塘边,与其急切地期盼着、幻想着鱼儿到手,不如回家去结网。”
扬汤止沸,意思是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对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出自春秋时代文子的《文子》(又名,《通玄真经》):“故扬汤止沸,沸乃益甚,知其本者,去火而已。”
白话文:“所以扬汤止沸,沸腾是更加严重,知道自己的,离火而已。”
釜底抽薪,出自《三十六计》第十九计,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
句子辨析:
1、在目的与手段之间,有明确的目的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实现这一目的的必要手段,目的将是空幻而不切实际的。
2、告诫统治者,要治理好国家,必须抓住观念、制度这个根本。
汉朝希望国家能得到很好的治理,却没有达到这个目的,原因在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就是没有在观念上、制度上做出必要的改革和调整,于是他借“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古训,来告诫统治者,要治理好国家,必须抓住观念、制度这个根本。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一典故,也告诫人们,在目的与手段之间。例如,我们的目的是打鱼,但只有“退”而织好网,才有可能得到鱼。
这里,“退”字很重要,“退”的意思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必要把目的暂时搁置起来,先去努力解决手段的问题,就如同我们要过河,得首先解决船和桥的问题一样。
在生活中,有的人看到别人先富起来了,会有羡慕之心,这当然是人之常情,但光羡慕是不行的,应该去努力掌握致富的本领,探寻致富的途径,这才是最根本和可行的,这就是“退而结网”。
扩展资料:
扬汤止沸意思相近的成语有:抱薪救火、饮鸩止渴、以汤止沸。
1、抱薪救火,汉语成语,拼音bào xīn jiù huǒ,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反而使灾祸扩大。
2、饮鸩止渴,汉语成语,拼音为yǐn zhèn zhǐ kě,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3、以汤止沸,汉语成语,拼音是yǐ tāng zhǐ fèi,意思是用开水去制止水的沸腾。比喻不从根本上着手,对事情没有帮助。
扬汤止沸的意思是什么 扬汤止沸造句 近义词反义词
扬汤止沸的意思: [yángtāngzhǐfèi]
汤:开水。沸:沸滚。把开水舀出来再倒回去,使锅中的水暂时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只能暂时解救急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扬汤止沸百科解释:解释;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对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出自春秋时代文子的《文子》(又名,《通玄真经》):“故扬汤止沸,沸乃益甚,知其本者,去火而已。”
扬汤止沸的详细解释: 扬汤止沸 [yáng tāng zhǐ fèi]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扬汤止沸的近义词: 以汤止沸,饮鸩止渴,救火投薪,负薪救火,抱薪救火 扬汤止沸的反义词: 釜底抽薪,抽薪止沸,拔本塞源 扬汤止沸的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汤之沧,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三国志·魏书·刘廙传》:“扬汤止沸,使不焦烂。”
扬汤止沸造句:1、罚款对于自行车违规者只是扬汤止沸的办法。
2、清除精神垃圾,不能扬汤止沸,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你这样做是扬汤止沸,事情会越办越糟的。
4、从井救人,同扬汤止沸一样愚蠢。
5、对于触犯法律的行为,只采取简单的罚款办法,无异是扬汤止沸、无济于事。
6、用存仓的粮食来平抑猛涨的米价,只不过是扬汤止沸,我以为抑制通货膨胀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薪和火的成语
中国的成语是中古文化的瑰宝,以下是我跟大家分享关于薪和火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
厝火积薪
[ cuò huǒ jī xīn ]
厝:放置;薪:柴草。 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
出 处
明·张岱《越绝诗小序》:“积薪厝火;其焰立见;革除之际;已食其报矣。”
例 句
既同处~之会,当愈励挥戈返日之忠。
抱薪救火
[ bào xīn jiù huǒ ]
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出 处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若听诸葛亮之言;妄动甲兵;此所谓负薪救火也。”
《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例 句
1. 上个月他因旷课,考试没有及格,你不帮他补课,还约他跳舞,这不是~吗?
近反义词
近义词:抱薪救焚 掘地寻天 负薪救火 适得其反 扬汤止沸 引足救经 南辕北辙 饮鸩止渴 火上浇油 披麻救火 把薪助火
反义词:釜底抽薪 拔本塞源 根除祸患 雪中送炭
典 故
战国末期,秦国向魏国接连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魏国无力抵抗,大片土地都被秦军占领了。到公元前273年,秦国又一次向魏国出兵,势头空前猛烈。 魏王把大臣们召来,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大臣们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提起打仗就吓得哆嗦,谁也不敢谈“抵抗”二字。在这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多数大臣都劝魏王,用黄河以北和太行山以南的大片土地为代价,向秦王求和。 谋士苏代听了这些话,很不以为然,忙上前对魏王说:“大王,他们是因为自己胆小怕,才让您去卖国求和,根本不为国家着想。您想,把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虽然暂时满足了秦王的野心,但秦国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只要魏国的土地没割完,秦军就不会停止进攻我们。”,说到这里,苏代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的房子起火了,别人劝他快用水去浇灭大火,但他不听,偏抱起一捆柴草去救火,是因为他不懂得柴草不但不能灭火反而能助长火势的'道理。大王若同意拿着魏国土地去求和,不就等于抱着柴草救火吗?”,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魏王只顾眼前的太平,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到公元225年,果然秦军又向魏国大举进攻,包围了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
绝薪止火
[ jué xīn zhǐ huǒ ]
绝:断绝;薪:柴草。断绝柴草,使火停止燃烧。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出 处
《吕氏春秋·尽数》:“扬汤止沸,沸愈不止,去火则止矣。” 汉·枚乘《上书谏吴书》:“一人饮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抱火厝薪
[ bào huǒ cuò xīn ]
厝:同“措”,置放。薪:柴火。把火放在柴草底下。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出 处
语出《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火传穷薪
[ huǒ chuán qióng xīn ]
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出 处
《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例 句
当日开献书之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遣求书之使,收拾余烬,~,辛苦而有之,以遗后人。 ★清·李慈铭《虚集斋学古文》
把薪助火
[ bǎ xīn zhù huǒ ]
把:握住。拿着柴草助长火势。比喻某种行动作法会增加对方的力量或助长事态的加剧。
出 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今求军马钱粮,切不可与。如若相助,是把薪助火也。”
近义词 抱薪救火
火引冰薪
[ huǒ yǐn bīng xīn ]
用火引燃冰冷的薪柴。 常比喻用温情感动性格孤僻冰冷的人。
释义
火引冰薪,读音是huǒ yǐn bīng xīn,是一个成语,解释为用火引燃冰冷的薪柴;常比喻用温情感动性格孤僻冰冷的人。
薪烬火传
[ xīn jìn huǒ chuán ]
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
出 处
《管子传·自序》
近义词 薪尽火传
解释:
薪烬火传,是汉语词汇,拼音是xīn jìn huǒ chuán,是指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生传授,学问一代代地流传下去。
厝薪于火
[ cuò xīn yú huǒ ]
厝:同“措”,放置;薪:柴。置柴堆于火之上。比喻潜伏着极大危机。
出 处
《清史稿·诸王》:“躬蹈四罪,而犹逞志角力,谬欲收拾人心,是厝薪于火而云安,结巢于幕而云固也。”
释义
报错
厝薪于火,拼音,cuò xīn yú huǒ,出自《清史稿·诸王》,释义,比喻潜伏着极大危机。
救火投薪
[ jiù huǒ tóu xīn ]
为了扑灭火焰而将木柴扔进火中。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出 处
《邓析子·无厚篇》:“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